館長強力推薦
書 名--兒子的大玩偶
著 者--黃春明
出版社--皇冠
作者簡介
黃春明
相信大家都認識或者聽過作家黃春明吧!
以寫小說起家的黃老師,是個土生土長的宜蘭人,因為求學時讀的是師範體系,所以進社會的第一工作便是國小老師,退伍後,才開始進入文藝界,著作了許多有名的小說,其中很多的作品都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大螢幕。
近年來,他開始熱衷於兒童戲劇的演出,創立了『黃大魚兒童劇團』,擔後幕後編導的工作不餘遺力,最後,為了讓表演藝術向下紮根,推廣到校園之中,便回到了他的家鄉宜蘭,與復興國中合作,開創了復興國中少年劇團。
兒子的大玩偶是黃春明的第一部作品。
關於本書內容 高三13班 郭承融 介紹
一次在上完國文課後翻閱第二冊國文課本,看到建議閱讀的版上,作者:黃春明的著作《兒子的大玩偶》,可能是書名的玲瓏,讓我深深的被吸引住,到金石堂的散文區,挑選這本由皇冠叢書出版的散文,大約270頁的厚度,讓我在一個下午即閱覽完畢,看完其中的每一章節,使我瞭解作者的一些寫作技巧和描述手法,我覺得作者的最大特色即是將故事描寫的生動而犀利,又留下伏筆讓人腦中回盪著餘音繞樑三日,書中共分四大章節《小琪的那頂帽子》《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與《我愛瑪莉》,由於作者對土地恆久豐沛的情感和關懷、對土地上人民源源不絕的愛情與歌詠,就是作者黃春明能鮮活呈現社會問題面貌的理由,也是他筆下人物能在經歷生活種種磨難後,仍不放棄在縫隙中找尋希望、在苦痛中依然綻放甜美笑靨的動人原因。
看玩「兒子的大玩偶」後,讓我覺得每一則故事,都描寫的真情流露栩栩如生,文中的主角都以著自然又生動的情緒,被作者維妙維肖的勾勒出,每一章節到最後,都以著似乎未了的餘音來做結尾,引人遐想耐人尋味,這也就是作者的一大特色!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我愛瑪麗」,男主人因舊上司的請託,而答應幫忙照顧一隻犬狗,也因此使得原本平靜的生活,有了重大的轉捩,在看這段時,還一度為其中的女主人憤恨,為何在家的地位,淪落到比一隻寵物還不如呢?之後再想想,那時代的婦女不是只求三餐溫飽,每天料理家務照顧先生和孩子,這樣就滿足了!哪還談公不公平,但隨著近年來平等意識的增長,女性地位逐漸攀登,也使得許多窠臼制度,因此而大大改變。
玉芬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公平中忍氣吞聲,想以善解來博取大衛的撼動,豈知只徒然讓大衛更為肆虐,寵物禽獸原本即無法與人同質,狗仗人勢因而顯現,因大衛對瑪莉有著不同的懲戒標準,使得兒子們猶如嚐到不平的酸果,裡外不是滋味,這些大衛應該都知道,但為何依然袒護著無理取鬧的小狗瑪莉呢?或許是大衛深知前主管夫婦待瑪莉多麼呵護與疼惜,深怕某日真得突擊來看瑪麗的現況,在官場上大衛是個個性溫和懂得看時機看臉色的標準上班族,但回家後卻不然,許多新聞例案都報導著上班族因成天在上班時間阿諛奉承忍受許多委屈,回家後逐一釋放,讓家中的成員蒙上一層陰影和畏懼,甚至引發家庭暴力,這就是情緒管理的欠缺,換句話說也就是說EQ不佳。
人在每一個時期總有當下的煩惱和壓力,怕糖果不夠吃,怕玩具被弟妹玩壞,怕成績不理想,怕錢賺不夠多,怕身體機能衰退……,無數的負面消息壓抑著我們使我們去承受,部分的人將會勇於面對,積極處理不如意的事務,而另一部分的人則擇於逃避或不以睬會,但問題不但沒解決反倒持續加碼,「今日事今日畢」,也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話呀!不讓今天的決定成為明日的負擔。
對每件事都應採求中庸,過與不及都將造成莫大的影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事是不能用理性來解析的,在一個團體中,表現太過凸出顯眼,都會使得身旁共同競爭者,赤眼妒忌,或許這就是如今的新新人類,該學習承受的外在因素之一吧?人際關係的培養有助於往後的新旅途,不要嗇惜給人溫暖,多寒喧多體貼少點悷氣,將有助於世界的和諧,人與人的關係,也讓地球上的國家像一個完美的地球村,永無戰爭永無爭端,而成為人民心中的桃花源,希望這個夢想快快實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