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台灣加油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01班號王詩瑋
|
指導老師:
|
盧秀環
|
書
名:
|
生物圈的未來
The Future of Life
|
作
者:
|
Edward O.Wilson
|
譯
者:
|
楊玉齡
|
出版單位:
|
天下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2年1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科學家所謂的生物圈,相當於一層由生物組成、包裹著地球的薄膜,但內部卻又如此複雜,我們肉眼看到的生物只不過是生物量金字塔頂端的一小點。(p.32)
二十世紀是科技以倍數成長的年代,人類也附帶摧毀了大部份的自然環境,,我們一方面加速消滅整個生態系,另一方面也讓存在數十億年之久的物種加快絕種。人口過剩以及漠視環境的開發行為已經嚴重的壓縮了自然棲地和生物多樣性。如果情況繼續推進,得到的將會是兩敗俱傷的勝利,先倒下來的是生物圈,然後就輪到人類。
(二)我的心得:
良好的環境條件能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和人類身體健康;野生動物給人類提供大量肉食、羽絨及許多工業材料;野生植物和人類醫藥保健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都是由我們所居住的環境所恩賜我們的禮物。一般來說生物資源具有再生的性質,但任何生物的繁殖須滿足必要條件,包括生育的環境及生殖過程中所需的種群數量,但人類無止境的貪婪卻造成自然界嚴重的破壞。人們若想永續利用整個環境,就必須學會去保護它!
搶救地球動植物得先從環境道德開始,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道德觀,哪怕是砍了最寶貴的原始森林,或是毀了最後一條天然河川,他們也會說成,為了經濟繁榮這一點小小的犧牲算的了什麼!人類總應該優先吧!至少比那些野草和老鼠更有優先權吧。所以“教育”是最根本的做法,先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認識我們的地型特徵、動物種類。戶外教學也盡量能安排去參觀焚化爐、垃圾掩埋場、水庫、核電廠等各種處理設施,讓大家能清楚了解到我們台灣是如何在處理這些生活副產品,也順便讓他們好好的思考,這些設施雖然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但背後隱藏的問題也不容小覷,例如:垃圾掩埋場的汙水滲入地下水中汙染水源、水庫的建設破壞棲地……。再來也要告訴他們台灣目前環境保育的現況,使大家明白台灣有許多珍貴的動物正面臨絕種的危機和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狀況,定期在媒體上播出這些動物的紀錄片,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曉得要如何做才不會傷害到動物們。
在搶救並復原的同時,宗教也能發揮極大效用的,可以藉由信仰的力量對人們產生嚇阻作用,讓大家知道不是只有做殺人放火的事才會受到懲罰而破壞環境的傢伙也會招天譴的。環境議題在宗教思維中也日益重要,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就曾明確的表示,“生態危機是一項道德議題”。許多教派也在保育運動中相當活躍,甚至也能影響到政府的政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福音教派利用網路,成功消弭了國會試圖削弱“瀕絕物種法案”的企圖。我們也可以用這類的方法來達到保育觀念的普及。
接下來較實際的做法是展開復育計畫,增加動物園和植物園的容量,以繁殖更多瀕臨滅絕的物種,準備複製物種,擴充現存種子及孢子銀行,並增加冷凍胚胎或利用人工方式受孕來維持數量。將有著珍貴自然資源的地區畫設自然保護區,成立研究室專門蒐集這些地方的資料進行研為進一步的保護發展和開發利用提供依據,也要將候鳥停歇的地方設為禁獵區,當然政府也應當堅決執行有關法案,獎罰分明,禁止掠奪性和毀滅性的破壞。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要開墾荒地、圍湖造地、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等,都必須先做好綜合科學調查,切實採取保護和改善環境的措施,並規定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選址都必須進行長期監測,充分注意防止環境的污然及破壞。
當然在這個民主社會裡一切還是要由人民的道德與需求決定。他們可以決定要設多少保留區,也有權決定物種的生死。人們因地制宜、展開行動的能力若能愈來愈強的話,那這個蘊含繽紛生命的星球就有救了吧!
(三)討論議題:
一九九七年,由各國經濟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組成的跨國小組,試著將自然環境免費提供人類的每一個生態系服務,以美元來計算。他們評估出來的生態系服務總價值,每年超過三十三兆美元。這個數值約為一九九七年全國所有國家國民生產毛額總和十八兆美元的兩倍。這份天文數字還有另一種更令人信服的表示方式人類若想以人工產物替換自然經濟體的免費服務,全國國民生產毛額將至少必須提升三十三兆美元。但想替換掉自然生態系,即使只使一小部分,在經濟上甚至實質上都不可能的,我們若膽敢一試,必死無疑。(page
.173)
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好好的想一想我們要怎麼辦呢?
|
如何改變邁向危機的地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13號朱恩滋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是你,製造了天氣-全球暖化危機
We Are the Weather Makers-the story of Global Warming
|
作
者:
|
提姆•富蘭納瑞
|
譯
者:
|
林雨蒨
|
出版單位:
|
希代多媒體書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7年3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氣象科學在過去十年歷經了變革,當然,氣候永遠都在改變,但它現在是以非自然的步調在發生改變,而且是我們造成的。不幸的是,這些改變大多會危害我們的世界。充分體驗我們這個美好的星球應該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剝奪未來世代這些權利,提供我們繼續浪費電力和駕駛過大的車子,實在是大錯特錯之事。若是空調和四輪車子的代價是整個國家的自然珍寶,我們要怎麼對自己的小孩交代?若想讓未來的世代知道蝦子和牡蠣的滋味,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們必須記住這一點,只要現在開始行動,我們能拯救至少五分之四的物種。
(二)我的心得:
何謂「全球暖化」?在過去的一萬年間,二氧化碳約佔地球大氣的萬分之三,雖然是非常微小的量,但卻對氣溫有著很大的影響,當我們每次發動車子,煮飯或者開燈時就會產生二氧化碳,而我們所創造出的氣體將會在大氣中停留一世紀之久,於是我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這就是全球暖化的主因。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讓我們得到了許多方便,但失去的卻遠遠超過我們所得到的,看到北極熊,巨鯨原本是我們一出生就應該被賦予的權利,而如今卻都被剝奪,為了能讓我們開大車,有多少動物的棲息地被破壞而無家可歸,我們有想過嗎?
我還沒讀這本書之前根本不清楚全球暖化的主因及嚴重的程度,但讀完這本書之後卻發現,其實要扼止全球暖化的惡化是可以從小地方開始做起的,若每一個人都採取行動從自己的生活中慢慢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就可以拯救目前每五種正在受到威脅的物種中的四種,甚至還可以阻止亞馬遜的毀滅!只要是距離不太遙遠的地方,用走的或是以騎自行車代替四輪驅動,多功能用途轎車,單是這樣就具有很高的效應。還有處理垃圾方面也要注意,因垃圾處理會經過燃燒而產生二氧化碳,所以資源回收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種植樹木,節約能源也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方法。讓自己從小地方開始改變,就可以使這個世界更美好,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由於經濟活動而大量的使用化學燃料,已經造成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比例急遽增加,為了有效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具有約束效力的京都議定書,以規範各國的未來之溫室氣體排放量。京都議定書似乎就和臭氧層破洞一樣廣為人知,緩和氣候的變遷是需要全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但有些國家卻因經濟方面的發展可能會受影響而拒簽此條款,我想說的是:「地球只有一個,既然同是地球村的一份子,為了善盡保護地球之責任,應積極因應,而非只是冷眼旁觀!」
大多數的人們常為了眼前的利益和方便,或是一味的發展經濟而無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持續破壞地球的環境,逐漸把自己的子孫推向一個萬劫不復的深淵,我們要怎樣才能還給後代子孫們一個健健康康的地球?可不可以不要只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就出賣了自己後代子孫的幸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別讓這句話只是一句口號!
(三)討論議題:
我們能想像沒有北極熊的北極嗎?癌細胞之於我們就好比我們之於地球,宿主死了,癌細胞還能活嗎?那如果地球被我們破壞殆盡,我們的命運又將會是如何呢?
|
冶豔下的凋零,瑰麗後的荒蕪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38號胡銘紋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沒有石油的明天-能源枯竭的全球化衝擊
The Long Emergency-Survivin
|
作
者:
|
詹姆斯.哈維.康斯勒(James
Howard Kunstler)
|
譯
者:
|
郭恆祺
|
出版單位:
|
商周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07年4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除了「全球暖化」,你不願面對的真相還有「能源危機」!
當今工業社會是由廉價石油為基礎建構而成。過去一世紀以來,我們耗用了數百萬年來經太陽能累積所儲存的能源,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氣,以創造種種令人驚訝的奇蹟,造就了現代生活的面貌。但這場廉價化石燃料的盛宴,卻悄然邁向尾聲,而氣候變遷揭開另一序幕,屆時,我們的全球經濟、商業、食物生產和交通等模式可能會被徹底摧毀。工業文明遭逢此危局,美國大眾卻仍茫茫然走向艱困與混亂的未來……。本書觀點極具吸引力和權威性,對即將到來的能源危機提供驚人見解,對形成未來的決定性議題,也能指出新的危機點和影響性,讓我們對這些問題再也不能裝作若無其事。
(二)我的心得:
前幾天,我和哥哥一起到書店看書,走著有著,突然有一本書映入我眼簾,倏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的走過去,從擺滿了書的書架上取下來一看,它有著一個很震撼性的書名──「沒有石油的明天」,頓時令我驚訝不已!就像是突然從天上降下了一份神秘的禮物一樣,我忙不迭的打開它鐵灰色的書封,一頁接著一頁的看了下去……。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發現在這本書的其中一個章節裡,作者的一個觀點剛好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他說:「在過去一百年來,人類毫無節制的使用石油這種歷經萬古史前時代所累積的、飛再生性的濃縮太陽能,使得廉價石油的產量失去平衡。廉價石油的時代創造了一個虛假的富饒幻影,而這段時間僅僅一百年而已,並不比人類壽命長多少。假使大膽主張低油價時代不再,且全球油藏弧線會一路下滑至耗盡為止,我們將會真正面臨巨量的人口過剩,屆時,地球的生態環境勢必無法負擔此局面,政治上更沒有任何有效的生育控制政策可供因應。」這段話而令我不禁陷入沉思,在現今的這塊人間淨土上,除卻了原本應居住於此的一花一草、一鳥一木之外,在最近這幾百年間,人類為了過著更富饒、充裕的生活,無所不用其極的改變整個環境,雖然因此形成了繁華、壯麗的經濟奇蹟,但也因此破壞了原本安穩的和平!
如今,常常可以在電視報導或報章雜誌上看到許許多多關於石油、能源危機、臭氧層破洞、溫室效應等……諸如此類的議題。看著世界各國因為石油燃料的缺乏,接二連三的產生各種大大小小的侵略與攻擊行動,看在眼裡真的替受害者感到十分的憂傷;或是為了找出各種替代能源進而大量徵收與種植小麥、大豆等……高脂類經濟作物而造成變相的物價飛漲,導致現在的物價越漲越高,美股台股局勢也相繼暴跌,呈現一片慘綠的狀態……。各種各樣的災害紛紛訴說著我們的綠色地球──生病了!,而罪魁禍首就是號稱「萬物之靈」的我們!因此,我們除了被動地坐在原地自怨自艾的可憐這個幾乎已面目全非的大地之外,也應該仔細的思考一下要如何才能恢復或減緩它的損害速度。
突然的,令我想到之前生物老師在課堂上讓我們傳閱的一張照片,照片中的景物是老師一個人坐在一個標有「2004」的橢圓形石碑上,而在石碑後方不遠處矗立著一大片白色皚皚的冰河。老師說,那是她四年前去北歐玩的時候所拍的照片,老師還透露,其實當時在她的前方還有著許許多多的石碑,上面都個別的標上了屬於它的年份,但很奇怪的是年代越新近的石碑之間的間隔差距越大;而越久遠的石碑差距的間隔就比較小。這些標示有年份的石碑是代表每年冰河所剩餘的位置,而差距越大表示冰河退後的速度越來越快,簡單的說,代表著冰山融化的速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當時我幾乎忘了我聽到這則消息時是以何種心情來看待它了,這消息令我震驚、害怕,因為潛藏在其中的真實是那麼的赤裸、那樣的鮮血淋漓,原來,大自然正在用無聲卻又一針見血的行動泣訴著它身上的傷痕以及人類狂妄的無知與殘忍,它正告訴我們,若不再做點什麼來挽回、來補救,到時就真的後悔莫及了。
我們勢必要位這個羸弱的地球伸出援手,而首當解決之道就是由根本做起,減少石油的燃燒與使用量,想辦法將傷害降至最低,歷經困難之後我們將發現,人口過度成長只不過是石油時代產生的一種副作用,如果再不改善,我們將會發現:它就是一種狀態,而不是一個存有解答的問題,它正在發生,而我們正深陷其中。
(三)問題探討:
假設現今石油的存量已缺乏告罄,我們在想辦法開發新替代能源的時候,是否能兼顧經濟與地球?是否能讓人們過著沒有災害威脅的生活而又保護到周遭密不可分的自然環境?該如何才能防止新替代能源所不足的弊端?這其中該如何拿捏分寸是我們亟需克服的問題。
|
永續環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陳嘉雯
|
指導老師:
|
高世瑾
|
書
名:
|
環境與人類生態
|
作
者:
|
林綱偉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看守台灣協會
|
出版年月:
|
2002-07-01
|
版
次:
|
第二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人類影響環境的能力無窮,比方說海岸防衛用的鐵絲綱,就可以輕易的阻斷人們前往海灘,使得高品質的海灘無人問津。至於船舶洩漏的油汙或隨手丟棄的垃圾,以及放縱寵物任意排便等,都足以降低海陸環境品質。
(二)我的心得:
人類自認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卻往往破壞周遭的環境,而逼得大自然反撲,自己成為受害者。在經過一連串的災害後,人們才漸漸的發覺到地球正在哭泣,且能源也即將消耗殆盡,發現事態嚴重,許多科學家夜以繼日不斷研究及發掘能取代的元素,但人群中總會有些不光明磊落,躲在陰暗處扯別人後腿的人,他們趁著夜晚到橋墩盜採砂石、把廢棄物倒入河流…,在這危難之時,人類應團結合作,而不是貪圖私人利益害了全數的人。
就環境品質而言,由於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同,很難明確地說何種環境條件是好或是壞。像人種、年齡、收入、社會地位等文化差異,都會使人對同一種環境而有不同的評價。例如高起的海岸沙丘,適於滑沙或戰鬥遊戲,但是此類活動並不適合年長的人,評價上就會有所不同。此外,風俗習慣也會導致人們對環境資源利用產生差異,例如回教習俗禁止女性暴露身體,此等地區的海灘便不易闢建為海水浴場。
雖然環境品質的高低因個人或國情而異,但全球要維護地球的心卻是一致的,像「京都議定書」就是為減緩溫室效應而定的條約,在全球許多國家的同心協力下,每年控制著二氧化碳的排量,為解決日益暖化的問題,每個連署國都想盡辦法改善,例如減少火力發電,改用太陽能發電。但就在各國犧牲經濟利益努力要維持自然界的平衡,中國大陸卻想用人工方式控制天氣,造成氣候的規律性被擾亂,如今,他們受到了大自然的回禮。
研究報告指出自然作用的規模與其作用的頻率呈反比。也就是說,規模愈大的事件,發生的機率愈小,反之,規模愈小的事件,則經常發生。例如,規模七點三的九二一集集地震數百年才發生一次,而無惑地震卻每天在台灣地區上演。人類對自然作用的可靠記錄不過是一百多年的歷史。
(三)問題討論:
所以人類社會在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問題上,首要關鍵還是在於理解與掌握生態系統中環境因子之間的連鎖關係。構成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然環境,長期以來,一直都處於變動中。人類社會因生存的需要,又不可避免地需要開發自然資源,以謀求生命的發展。因此,人類如何從過去的環境變遷經驗中,汲取教訓,進而面對未來的環境挑戰?
|
自我反省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12號呂得安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台灣生態悲歌
|
作
者:
|
陳玉峰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前衛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1997年1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天然林最重要的價值是「無價」,無法以人的價值觀去量化定價,它超越了狹隘的人本中心,是上帝才能賦予的評價。(p.41)
個人認為台灣本世紀後五十年的土地資源利用,莫不是毀滅性的近利觀,旱澇災變只是現象之一,且喟節現象能將繼續不斷顯現,終至傾覆性文明的式微或消失。因此,台灣環境運動的本質,宜推至天道、明生態、護永生世界、保世代長存的合理利用,再朝去除人類本位的文化涵養生根。(p.75)
森林局環狀剝皮天然林再予人工造林,正好比將某地區的野生動物撲殺,再予放生人工培植的動物園動物一般荒謬。(p.99)
(二)我的心得:
看了台灣生態悲歌,突然間覺得自己似乎太少思考台灣生態環境的問題,太少關心戶外的自然界,而感到愧疚不已。
有次去爬山,深深地被感動了,那種原以為只有在外國才看的到雲和山結合出如仙境般的美景,在台灣也看得到,進入山中,腳踩著泥濘,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吸收著只有自然原始林才能釋放的芬多精;但能夠帶給人們感動與洗滌的山林,好像已經不多了------台灣的山坡地在居民努力地想要「地盡其力」時,被破壞的不成形了,可是就算有很多的環保人士提出應該片面禁伐原生林,我們的政府卻用「土地不夠」、「專業不應凌駕於民意之上」等藉口加以敷衍,好像只要順從民意,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政權,犧牲了自然環境也無所謂。
民眾是很容易被愚弄的,被政府、企業家富麗堂皇的口號,被收買的媒體記者重複不停的洗腦,耍得團團轉,或許是因為當初國民政府遷台時,認定台灣只是一個反攻大陸的基地,開發經濟只不過是為了有足夠的反擊能力,本沒有想到要有永續環境的概念,而導致現今的大企業家提出「砍除所有雜木(自然林),改植杉、榕樹種,安排原住民遷移市鎮以綠化山林」是天然林為雜木的荒謬經濟學說,竟也引發社會不少迴響與讚佩,他們運用了多少民眾的無知,建立起他們所謂的經濟王國,進行表面上的綠化,實質上的破壞。又有誰有豐富的知識與足夠的權力來改善這離譜的思想?
每個人都會敬神畏鬼,但為什麼沒有人畏懼大自然反撲所具有的威力?颱風和地震及其後的連鎖災難,在臺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為什麼每次發生災難,人們最佳的逃避之道就是歸咎於老天和意外?臺灣沒有颱風和地震才叫意外,明明已經知道這是臺灣必有的天氣型態、地理環境,卻不知道要想辦法阻止不必要的災害,只會說:「只要颱風不來、地震不搖,就……」。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臺灣人正嘗著自己造的孽,卻不做反省,只拼命地怨天尤人,沒有想到該真正的綠化環境,給屬於「我們的」土地多一點喘息時間;沒有想到要真正的禁伐原生林,讓想要享受大自然懷抱的人們,不只是看到一座座光禿禿的土石堆。到底有多少人真切的反省過?
水,萬物每日必需之物品。臺灣是一個缺水的島嶼,政府為了解決困境,拼死拼活的在每一條溪流上興建好多好多的水庫,每座水庫僅短短的五、六十年壽命,現今所蓋好的水庫已經多少年了?水庫是我們這一代的希望,我們下一代的子孫們要喝什麼水?該怎麼辦?我們卻不停的濫伐自然林,不停的破壞水的源頭、土地的雨傘,造成了許多地區的土石流,毀壞了很多人的家園,更縮短了水庫那短短的壽命。這應該怨誰?只能說大多數人的眼鏡都是短淺的,只顧著解決目前浮現在台面上的問題,卻沒想到這個問題可能只是巨大冰山上的一小角而已。
想一想,我們已經被只圖自身利益的業者用華麗的謊言欺騙了多久?如果沒有土地,沒有家園,沒有資源,我們還談什麼永續環境,真希望每個人除了自己以外,也替未來多想想。
(三)問題討論:
人總覺得人定勝天,建造一幢比一幢高的摩天大樓,開著一輛比一輛昂貴的進口轎車,口中嚷著要減少空氣污染、綠化環境,但又為什麼一再的破壞呢?
|
森林大滅絕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28號趙乃瑩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森林大滅絕-—全球已滅少四分之三的原始林!
|
作
者:
|
戴立克•簡申、喬治•德芮芬
|
譯
者:
|
黃道琳
|
出版單位:
|
博仲法律事務所(本國與外國法事務律師事務所)、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
出版年月:
|
2005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森林,是我們神聖的母親。她孕育了和自然萬物和諧一體的生態文化:森林中的生活經驗,正是人類知識的泉源。如今,她本身卻成了戰爭的受難者,這場戰爭,把自然當成原料;把生命化作商品;把多樣性看成威脅;把「毀滅」視為「進步」。
(二)我的心得:
森林是地球很寶貴的資源,也是地球上有限的能源。森林資源也是許多動物們所棲息的環境,更是扮演著提供氧氣給生物們不可或缺的角色。
雖然這是發生在國外的森林故事,反觀台灣,雖然我們沒有這麼嚴重的問題,但是在我們還沒意識到後果的嚴重性,可能原始的森林已經消失了,我們失去了這一片美麗的淨土。而我們的人類也可能因為缺少這一片森林,面臨滅絕的危機。
要預防這些嚴重的問題,我們勢必要做些努力,像是減少花費,購買禮品時,不要華麗或過度的包裝,確實做好垃圾分類、使用環保筷……,達到正確落實環境保護的目的。正當我們努力減緩問題的發生的同時,某些不肖跨國企業利用龐大的財力、勢力,用金錢大肆開墾了許多林地。而他們這種工業性林業摧毀,不單只是砍樹而已,砍了陳年老樹後,再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淺根植物或是修築道路……。往往會造成比砍伐更大的破壞。當跨國企業的大老闆正開心的數著鈔票時,那可憐的森林原住民該如何自處呢?他們的祖先們世世代代的居住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的祖靈生生世世守護著這片土地,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我們有什麼資格強迫他們離開他們唯一的家鄉呢?
現在所謂的「第三世界」擁有許多豐富的林木資源,而科技發達的先進國家國內資源往往早已耗盡,想盜取他國資源則利用軍隊和警察鎮壓農民、原住民、砲艇外交以及扶立傀儡政權為目的發動政變。真實世界裡,這些機制造成掠奪式的經濟,強制奪取寶貴的資源,圖利自己。其中最可恨的就是,官商勾結的問題,當一隻牛被剝兩層皮的同時,那些弱勢族群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的辛苦,更使原本能夠溫飽的家庭因為他人的自私,一個個的破碎。形成現今不尋常卻又常見的怪現象—M型社會。
人人似乎都在敷衍了事,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進行辯護,就像書裡提到的想要賺錢的公司砍了一片森林,只留下幾棵樹木,是為了讓政府機關和大型木材公司能夠宣稱他們並沒有將這片土地伐盡,可是他們卻踩在開墾後變得光禿禿的土地上生活著。每當下大雨時,因為缺乏樹木,使其根無法抓緊土壤,導致土石流……等天災。到頭來受害最深的是誰呢?不就是自己嗎?有些學者曾說:人類和恐龍滅絕原因不一樣,人類將自取滅亡。這與目前的氣候異常等現象,加以思考,在未來會導致,這種不幸事情的發生倒也不無可能。
政府對於環境應該要更積極制定相關法令,推動環境保育的政策以及大力的推行環保意識、致力於全球綠化。目前已有許多國際條約和協定、貿易規章、意向聲明以推動永續經濟、保護森林、瀕危物種、森林居民人權為宗旨,正當許多財團與媒體為了環境而努力時,我們應該為人類的未來付出實際的努力,改變我們奢侈的生活習慣,珍惜每項資源,愛護每棵樹木,尊重每個生命。
(三)問題討論:
當伐林的骨牌效應來臨時,人類應當採取什麼應對措施?
|
從垃圾中發現希望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05號陳寶珽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資源回收
RECYCLING
|
作
者:
|
T.HARE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智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中華民國82年3月
|
版
次:
|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製造的垃圾也越來越多,不但造成自然環境的汙染,對於丟棄垃圾的地方也大傷腦筋。
解決垃圾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垃圾,並且想辦法廢物利用,或者從垃圾中回收有用的資源。
(二)我的心得:
看完這一本書後,讓我對「資源回收」了解了更多,我認為「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等的口號,在我們生活周遭常常都聽得見也看得見,但真正注意到它的人有多少呢?我想現在已經有人在做資源回收了,但這也是少數,大部分的人不是不知道如何做,就是懶得去做,所以最重要的是改變我們的想法,針對這一點我們還需要更加努力。
資源回收的好處就是讓有限資源不斷地被重複使用,使物資減緩被消耗的程度,已達到永續環境的目的。
我的家也有做資源回收,但我家的垃圾分類只是把一般垃圾與資源垃圾分開,最多也只是把紙類與塑膠分類出來而已,還沒有像這本書分得那麼仔細。看完了書,我想了一想,才發現其實我們家裡的一般垃圾中有一些是可以歸類在資源垃圾中的,但都被我們當成一般垃圾來丟,例如:外面便當所附贈的免洗餐具,其中的湯匙明明是用塑膠做成的,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常常把它丟到垃圾桶裡,還有其中的免洗筷子,我想它應該也是可以回收的,但是我們也照樣把它丟進垃圾桶裡,這是我家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覺得「塑膠袋」應該也是目前臺灣的一個垃圾問題,之前有一陣子拿塑膠袋還要用買的,不過現在只剩下比較大間的賣場或超商還在用這種方式,記得有一次我跟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市場裡使用塑膠袋的情形還真嚴重,我還看到某些歐巴桑因擔心買的魚會漏水,竟然向店家一次拿了兩三個塑膠袋,真是浪費!其實我覺得臺灣塑膠袋的運用,真的需要好好地管制一下,不然我們都要被塑膠袋給淹沒了。
自從我上了國中以後,我發現補習班濫發傳單的情況很普遍,常常一早到了學校,翻開抽屜就會發現一疊一疊的廣告傳單,這種情形還不只是一兩天而已,幾乎是天天都有,我想還好學校有做垃圾分類,同學們也願意遵守做分類,不然這一張又一張、一疊又一疊的紙還真不知如何處理。
「臺灣是一個風景美麗、物資豐富和擁有多樣生物、植物的寶島」,我希望這句話能一直形容臺灣,不過以島上人民的破壞速度來看,我怕這句話會不保,雖然有些從事自然保護的團體正在極力的維護自然景觀與珍貴的資源,但畢竟只有少數的人,我想這樣還是不夠的,對於我們這些老百姓說要去保護森林或者是地理環境,也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就像「小蝦米對抗大鯨魚」一樣,所以我覺得最適合我們且對於大自然最具效果的就是:資源回收。只要每天我們多花一點時間做垃圾分類,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這是一件需要大眾力量支持的運動,希望我們能一起加油,這樣做除了能讓這塊寶島活得更長,也能讓我們在這裡生活得更美好。
(三)問題討論:
除了做好完善的資源回收外,要怎麼做才能將所回收之物再做有效利用,使地球能永續經營?
|
地球守衛者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黃子芸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資源回收再生-善待環境的諍言
|
作
者:
|
和田安彥
|
譯
者:
|
呂喬松
|
出版單位:
|
環境通訊週刊雜誌社
|
出版年月:
|
1994年3月
|
版
次:
|
第2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日常生活中跟我們關係最密切的環境問題即「垃圾處理」,近年,由於生活型態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垃圾處理問題更形嚴重而棘手,激增的垃圾量即繁雜多樣的垃圾種類,在掩埋地難求,焚化廠不敷使用的情況下,使垃圾處理亮起了紅燈;而這個警訊提醒了我們,如果不再重視垃圾問題,近則損及自身家居環境問題,遠則危及下一帶子孫安居樂業的淨土;豈可不審慎處理?
(二)我的心得:
迎接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迫切問題,就是令人擔憂的「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嚴重的環境問題。雖然地球環境保護問題對策正積極的展開進行中,例如對付溫室效應的「京都議定書」及臭氧層破壞的「蒙特婁公約」等世界性一致的對策。但是,有關對策,主要是針對工廠的排放為對象,事實上若能從最簡單、最容易做到的家居回收,勢必可以做到降低對地球的破壞。
對於資源回收我絕對舉雙手贊成。因為有許多東西,像塑膠纇寶特瓶、罐纇的容器等不會分解的垃圾,如果焚燒又會產生有毒氣體,若能再次利用這些難處理的垃圾,不但可以解決讓人頭痛的垃圾問題,也可以為地球節省更多不必要的資源。之前的廚餘回收,新聞上也有很多人將廚餘發酵稀釋成各種東西再利用,例如肥料、清潔劑。台灣政府也有專收廚餘的策施,以避免任意傾倒而污染環境或排入河川造成河川的優養化,導致嚴重的環境災難。更別說紙纇回收的重要,利用紙漿再重新生產的技術上可以減少砍伐許多的樹木,現在大家大力推廣自備餐具,不僅環保團體,甚至連部分學校都禁止學生使用竹筷,這樣可以直接保護大自然珍貴資產─樹木。樹木可是擔任淨化空氣防止地球暖化的重要功臣呢!垃圾問題和地球環境更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垃圾不光是簡單的處理,他所延伸的影響,更讓人擔心不已,為了防止發生的可能,大家對垃圾處理的認知和了解是必要的,也希望在垃圾分類時,不要貪圖一時的方便而隨意丟棄,因為保護地球上的任何資源是每個人的責任。
資源回收是環保的大議題。今日的生活,「習慣性」的製造出許多的垃圾,因為人口的爆增,垃圾量更是隨之增加。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垃圾已經達到焚燒處理量的限度,掩埋場所也已經無法負荷我們持續增加的垃圾,形成了無法適應廢棄物的問題,發展成重大的環境問題。不管以傳統掩埋法或是焚燒法對現在的情況,以絕對不再適合。因此政府大力推廣垃圾回收,藉由垃圾回收廢物利用以達成節省資源而再次利用。現在講求資源回收再利用以成為一般的共識,若人人都可為地球為自己多貢獻一點心力,每天隨手做環保,那周遭的環境一定更美好。
每一個人都是垃圾製造者,但對於垃圾所引起的嚴重問題卻不關心。地球只有一個,人類只知丟棄垃圾,最後終將使地球毀滅。如果能夠把垃圾當作資源,如果能夠換個方向活用再更有意義的地方,或許垃圾反而是挽救地球的救星。為了後代子孫著想,不過度使用和開發,多利用再生資源。小小的回收舉動卻有說不完的好處,為了大家共同居住的地球,由小處做環保,小則可以垃圾量降低污染,大則可以使地球環境更美好,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讓我們唯一的地球恢復原本美麗的面貌,我們一起做地球的護衛者吧!
(三)議題討論:
大家都知道回收垃圾的重要,但要如何使大家不因一點的偷懶心而隨意丟垃圾呢?要如何讓大家從消即變到積極的做環保呢?
|
我愛綠建築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14號楊雅雯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我愛綠建築─健康又環保的生活空間新主張
|
作
者:
|
林憲德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出版年月:
|
2004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由於人類對於環境肆無忌憚的破壞,造成氣候、生態的改變,為了改善地球所面臨的危機,各國推出了綠建築,而台灣的綠建築政策可說是一匹後來居上的黑馬。本書中還舉了很多國內、外成功的綠建築案例,綠建築不僅能節省資源又可以達到環保的效果,但此政策必須結合綠色生活才能發揮應有之功效。書裡也介紹了日常生活上許多節能、省電的實用方法以及如何選購符合生態環保又經濟實惠的優良住宅,附錄裡也蒐集了國內、外相關網站、綠建築優良作品等,本書不僅是一本地球環保教材,也是一本綠建築導覽手冊。
(二)我的心得:
在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上,有四樣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那就是──土壤、水、空氣、陽光,可是卻因為科技越來越發達,製造出很多無法處理的汙染,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減少污染的產生了。
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以及減少汙染的方法很多,比如改善排水設施、生活汙水不得任意排放、隨手關燈等,這些舉手之勞都有助於我們改善地球現在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也可以預防地球因我們所製造的污染遭到迫害。
近年來我們熱烈討論的一項問題就是──溫室效應,由於毫無節制的消耗能源,使得二氧化碳濃度年年增高,造成地球氣候高溫化,冰山、冰河大量溶解,居住於沿海地區和太平洋國家的居民都面臨水患的威脅,許多陸地甚至會消失不見,面對此一情況我們所能做的只有適當的使用能源,不要讓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不然我們將無法再擁有這個美麗的地球。
如何讓我們的地球恢復生機呢?只有「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綠建築才行,而綠建築的內涵無非是追求建築的永續發展,它可以改善氣候、預防洪水,而政府和民間已聯手推動「綠建築改造運動」,鼓勵我們多樣化植栽,減少同一物種大量栽培的危險,此舉不但可營造多樣化的綠地環境,還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對環保有莫大幫助。
國內外已有許多綠建築成功案例,值得我們學習和跟進,他們都充分利用了我們的自然資源,像雨水可以澆灌植物或讓雨水完全滲入大地,也會利用太陽光源來減少用電量,也同時省下了電費。有些設計者會將建築物與綠地環境結合,可說是極具環保與景觀美學的風土建築。
許多人常以為高科技是綠建築的救星,事實上,有些過分強調設備、過分追求高科技的建築設計,反而是扼殺生態環境的幫兇,愈簡單、愈自然的綠建築設計,比高科技的硬體改造更有效益,而我們必須要有綠色的生活,才會有一個綠色的地球。
「永續生活」才是綠建築的真精神,唯有配合綠色生活,住儉樸的小房子、隨手關燈、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夏天儘量以電風扇代替冷氣等,在這地球環保的時代裡,我們必須時時有著環保的觀念,如此才能使我們的地球「永續生存」。
我認為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人應該要一起努力,一起讓我們居住的地方恢復生機,也要停止所有會破壞環境的工程,更要儘快處理好汙染的問題,就讓我們一起完成「永續發展」的使命吧!
(三)討論議題:
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氣候一年比一年熱,我們對地球所造成的傷害,也不斷的反應在環境上,新聞、報紙每天都重複的告訴我們:「地球的健康亮起了紅燈,需要我們一起為它急救!」,如果我們還不積極地改善地球所產生的變化,那將來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危機以後是不是會更嚴重?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地球努力吧!一起拯救它!一起加入綠建築的行列吧!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洪湘婷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小小綠色消費者
|
作
者:
|
Elkington, John
|
譯
者:
|
譚家瑜
|
出版單位:
|
台灣地球日
|
出版年月:
|
1993年
|
版
次:
|
三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此書主要關心的議題是「地球」,我們如何從生活做起,當個小小綠色消費者,其實這些事很簡單,只要小小一個動作就可以減緩地球的能源或是環境危機。書中說到(p.6):「每個人都能做點環保工作,而我們現在做的工作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有價值,二十世紀發生的變化比從前要多,而且這些變化發生得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快,科幻小說裡描寫的發明,已經變成了每天看的見的實物。」我們地球上任何生物、空間、生態都是彼此緊密依賴著,「即使有些問題現在看起來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是任何會影響這個生態系統的事物,到最後還是會影響到我們。」(p.7)
(二)我的心得:
在十七世紀以來,英國的工業革命帶給人們很大的便利性,但汽車、工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卻同時造成地球的污染,成為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近幾年來國內外的環保團體一直在強調溫室效應帶給人類的危機,但我們知道、聽到了卻很少人會去履行那些可以減緩溫室效應的措施,或許大家覺得這是一件難事,但其實這是一件可從生活做起的簡單事。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當中最主要的一種是「二氧化碳」,每當我們呼吸的時候,就會吐出二氧化碳,這是無可避免的事,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是焚燒石化燃料和木柴,其他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還有「一氧化氮」、「沼氣」和「氟氯碳化合物」。自從發明汽車後,人類會因開車排放出一氧化氮,所以出門盡量搭乘捷運、公車,尤其是住在高雄的我們,在捷運開通後,不僅便利性增加,大眾運輸工具也能使每位乘客製造的噪音、空氣污染和交通堵塞的問題減少,這樣不僅可以省下油錢還可以減少污染。另外一個減輕溫室效應的方法就是減少用電量,只要減少用電量就能減少由發電廠製造的二氧化碳,原來省電不僅可以節省能源還可以減少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污染呢!
在我們生活周遭也有垃圾污染的問題,我想主要原因是社會過度講求包裝,因為過度的包裝會造成垃圾污染,認真想想,平日在超市買的東西,大紙盒拆開裡面還有很多分裝的小紙盒甚至塑膠袋。雖然包裝可以保護產品、確保衛生,但是很多包裝只是想要吸引消費者,卻會造成垃圾污染。像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我覺得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回收」,或許這不能百分之百解決垃圾問題,但是資源回收可以使廢棄物再利用,這樣也可以減少垃圾量,延長焚化廠和掩埋場的壽命,如此一來就不用蓋更多的焚化廠和掩埋場,造成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同時垃圾分類也是我們學生可以做的基本工作,只要簡單的一個動作,就可以永續環境,給大家一個乾淨的地球。
人類總是要等到失去很多才會開始警覺、開始珍惜。就像石油,全世界的石油存量只剩下約一萬億桶,如果還沒開發到新的油田,這些石油在這個世紀就會用完,沒有了石油,對我們人類生活影響一定很大,所以不能再無止盡的用石油。只有再開發出環保能源,而且取代消耗性的能源,或減少使用消耗能源產品,就像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替汽車、以步行或腳踏車代替騎機車,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地球上能源的消耗量。
雖然一個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具備環保概念,並且隨手做起,就能減少資源的浪費,讓環境得以永續。如此在現代文明社會下生病的地球,才會減緩病態。環境可以改變人,人當然也能改變環境,人類不能繼續自私,只圖自己方便、享受,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三)問題討論:
「環保」在現代社會中似乎是個常常聽到的名詞,但是聽到並沒有做到,似乎有些人也只是左耳聽右耳出,不把自己的力量當一回事,覺得這些事只要交給環保團體做就好。其實不然,環保團體的力量相當有限,唯有付諸行動,每個人的力量才能積沙成塔,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環保力量,因此,如何喚醒人類的環保意識?
|
生命之母-大自然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徐裕程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群
The Swarm
|
作
者:
|
法蘭克.薛慶
|
譯
者:
|
朱劉華
|
出版單位:
|
野人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7年9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我所閱讀的書,名叫「群」,它是一本有關污染所對大自然危害的書。由於人類的汙染,造成大自然進行一連串的反撲運動,下列是書中所摘錄有關人類污染的嚴重例子。
1.平均每座油井都會造成二十平方公里面積的海底污染,其中三分之一幾乎沒有任何生物存在。
2.深海電纜的帶電區干擾了鮭魚跟鰻魚的方向感。此外,電流也影響卵的孵化。
3.佛羅里達的延伸建造工程導致土壤被衝進海中,像浮塵一樣覆落在珊瑚礁上。聚居珊瑚礁的大多數生物都因此窒息而死。
4.世界食品組織FAO認為,在兩百種重要的海洋魚類中,有七十種受到汙染危害。
(一)我的心得:
永續環境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自從英國開始工業革命後,全球的污染日益嚴重,空氣污染,水污染這類的問題層出不窮。目前最嚴重的就是二氧化碳過多的問題,不僅造成了溫室效應,加速了冰河時期的來臨,也增加了人類迅速滅種的危機。
面對當前的問題,我們必須有因應的解決之道,首要條件是放棄眼前的利益,我認為現在的企業家及政府政策的眼光放的不夠遠,往往以利益為優先考量,環境總是擺後面,如果我們現在將環境的事情做好,不僅後代子孫有福,大自然也會回饋我們。老子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我覺得將此段話詮釋在與自然共存上,未嘗不可,我們四周無處不是資源,適當的取用,大自然會永不停歇的供給,反之,就會造成環境污染。
簡單來說,環境的永續經營就是好好保護我們的環境,不要讓它遭到破壞,避免污染產生,好的環境是生命的必要條件,我在許多資料中發現,已有許多人在提倡綠建築,因為污染的比例以建築工業所佔的最高。我認為建築要順應環境,並且秉持著人定順天的精神,而不是狂妄的人定勝天。科技的進步及經濟的發展提供人類物質生活環境,然而全球人口增加快速,突破六十五億人,卻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所生活的土地,臺灣,因地狹人綢及熱島效應日益嚴重,更使得環境保育成為亟待加強的工作,而環保的成功與否,我認為教育也很重要,必須要教育下一代如何保護地球,如何與大自然共存,讓環境保育及大自然能永續下去。
人類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並不能脫離自然環境而存活,人與自然間不但十分親近,互動也極為頻繁,在這麼緊密的關係之下,人類卻不斷的破壞這層關係,就像脫離母親的嬰兒,終將被大自然淘汰。
或許,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代是地球的轉捩點,同時也是人類文明延續的逆境。從古代開始,人們對大自然有很多的疑惑,在中國第一大詩人,屈原所著的天問中便可得知人們心中對大自然的困惑,但是當今的人們,包含我本身,都自認為對這大環境瞭若指掌,在利益的驅使下,經濟實力要突破,於是不斷的開發,慢慢的,就在大自然身上留下瘡疤,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大自然是平衡的,人類破壞這些扣環,環境便失去了平衡。如果破壞得更嚴重,大自然為求環境的平衡,必會以更大的力量來平衡環境,這就是所謂的大自然的反撲,此時,損失最大的將會是人類。
在目前以環保為重要議題的潮流下,我們更應該用有充分的環保知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不亂丟垃圾,確實做好資源回收,減少環境的負擔,環境及大自然是無國界的,不是少數人的責任,是世界上所有的人該一肩扛起的重任。
(三)問題討論: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我們要如何善待地球?
|
環境的救星-綠建築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03號黃中昕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我愛綠建築
|
作
者:
|
|
譯
者:
|
蔡幼華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
出版年月:
|
2004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在人類的生活不停的進步當中,環境被不停的破壞,許多物種、能源都即將消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更要支持「綠建築」,設計不當的建築所浪費的金錢、能源是無法估計的,這本書提出了許多日常生活中不當設計的建築,對地球所造成的負擔,也介紹了全球各地的具美觀、環保概念綠建築,並提出如何選擇一個舒適、節能、健康的家。也提供了十幾招省電、省水的妙招!透過這本書可以了解到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讓我們知道如何保護地球,這也是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
(二)我的心得:
經過這幾年環保、愛護地球等意識相繼抬頭後,想必大家都知道地球現在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地球暖化、酸雨、臭氧層破洞等,但是我們卻毫無警覺心,總覺得那是以後的事,每天依然的製造垃圾、使用化學藥劑等,其實只要我們隨手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幫國家、地球節省很多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每年省下的金額,是無法估計的。
造成地球環境危機的一大主因就是建築物,以前社會是用木頭、磚等天然材料去做的,但是現今的建築卻不是,使用大量的鋼筋、水泥、玻璃,而這些物品都助長了地球高溫化的現象,施工中的建築也汙染了環境,濫採砂石也破壞了國土、破壞了生物棲息地!人類卻不知這樣的方式會危害到地球,不但沒有反省的意識還不斷進行著。像台灣就很喜歡炒房地產,不斷的建造更新更漂亮的房子,房子的平均壽命比國外整整差了一大截!
綠建築是一種追求建築永續發展的指標,在地球環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全球各地開始響應「綠建築」,綠建築倡導居住環境的綠化與透水化,但是我們卻以為所謂的綠化就是增加綠色面積而種植了許多人工草坪,但是卻不知這樣的作法卻對環境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增加了環境的負荷量。所以選擇多樣化的植物種類栽種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有了多樣性的環境,甚至可以讓一些瀕臨消失的物種重新繁衍,千萬不能忽略多樣性的重要!
設計良好的建築不但可以節省電力、還可以節省材料費,像美國南加州的瓦斯公司能資中心ERC就利用省電照明燈、無毒、再生的材料來建造,甚至還將好萊塢片場用不到的鋼價拿來重新利用呢!另外像荷蘭的國際銀行利用自然光反射減少白天開燈,通風採光的設計讓它完全不需要空調設備,一整年下來整整省了近1300萬英磅呢!利用大自然的能源或廢棄不用的材料來建造房子是再環保不過了!日本及馬來西亞更將建築立體綠化,對於調節溫度很有幫助,我想那樣夏天也不用冷氣吧!也希望我們也能盡快跟上世界的腳步,蓋出環保又實在的建築!
綠建築還強調健康的室內環境,現今屋內裝潢大多使用有毒的物品,例如油漆、三合板建築氣密化等設計,會導致我們會有頭痛、咳嗽、容易疲倦等症狀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除了少裝潢和少鋪地毯外,少開大窗也很重要!開大窗不但會增強空調的耗電量、長期在強光下也容易罹患青光眼!選擇適當的房子和適當的裝潢不僅影響我們的健康,甚至可以影響電費等問題,所以千萬別選擇害己的房子喔!
高科技的建築設計其實才是扼殺生態環境的幫兇,反觀綠建築以採用適合當地的產業、建材等來發揮地球環保的設計,這就是它的精隨。不是越高科技、越漂亮的房子才好,像玻璃大樓不但不舒適還會反光甚至引起連環車禍,玻璃反射造成鳥類死亡等問題,除了好的建築我們還可從自身做起像隨手關燈、使用省電燈泡選用節能的電器用品,最重要的還是例行綠色生活,在家也種植一些植物等,讓大家一起努力,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更維護了地球的環境,讓大家一起努力吧!
(三)問題討論:
「人總要失去後才知道他的可貴」,我們該如何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呢?在維護地球之前又該如何把這種想法普及化,讓大家都有共識呢?拯救地球不是區區幾個人可以做的,達成共識後又該如何落實呢?
|
愛護我們的地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張庭瑞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繽紛的生命
|
作
者:
|
Edward O. Wilson
|
譯
者:
|
金恆鑣
|
出版單位:
|
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1997年6月
|
版
次:
|
1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威爾森在本書中禮讚地球生命之豐富與演化的神奇,同時也一再警告我們這個繽紛多樣的世界正因人類的作為,而迫使世界走向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唯有永續經營,人類才能與自然美麗共生。
(二)我的心得:
從無到有,生命歷經三十多億年的演化,從藻類、水生動、植物到陸生動、植物,一直到人類出現,一共有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已知和未知的物種。從潮溼悶熱、生物多樣性極高的熱帶雨林到乾燥荒涼、人煙稀少的沙漠,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生物活動的蹤跡。植物也好,動物也好,經過漫長的演變、進化,皆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遷,而演化出最能適應環境的物種。而恐龍呢?他們並沒成功度過物種大滅絕。
話說物種大滅絕,一共有五次,每次發生皆帶來嚴重生態浩劫。幾乎一半以上的物種消失,而且時間可以持續數百萬甚至千萬年以上,這是多誇張的敘述你知道嗎?看來造物者回收失敗品也是理所當然的,創造如此緩慢,毀滅卻如此快速。
雖說每次滅絕後,物種不減反增,只是復原時間有點長,但對每次生態浩劫是有利的。直到人類出現,工業革命後,人口大量膨脹,理所當然會與環境發生「互動」,你拿電鋸、駕駛挖土機上山,它用土石流「回報」你。人類製造了不少污染,其中水污染和空氣汙染危害環境最嚴重。短期造成生物個體死亡,長期造成物種滅絕,溫室效應再不改善的話,我們的生活環境可能跟水星沒什麼兩樣。「如果在無人類的干擾下,正常的物種毀滅率是一年一種。但人類僅縮減一公頃的熱帶雨林,物種毀滅率就提升超過一千倍,顯然我們正處在歷史上最大的滅絕災難中。」(威爾森),人類出現在地質時鐘那麼晚,卻帶給地球那麼大的威脅,該佩服人類嗎?
永續環境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節約能源著手,當你離開房間時把燈關掉,離開廁所、浴室時再一次檢查水龍頭是否已經關緊了。這些看似雞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資源不足、能源緊迫的現代顯得格外重要,處處留心節約能源不只幫自己省一點小錢,也幫了環境一個忙。而最近政府或環保局特別強調的資源回收也是永續環境的重要關鍵,紙類、金屬、玻璃、塑膠……等皆可回收再利用。資源回收不但可以把現有資源發揮最大功效,更可以減少垃圾污染和焚燒垃圾時的空氣污染。舉手之勞對環境來說可是意義重大。為了保護環境、維持物種多樣性而設立的國家公園、自然保留區甚至大規模的植木造林也在此議題中佔有一席之地。雖然感覺和我們小老百姓沒關連,但卻是保護生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地球上各式各樣的環境中,生存著各種不同的生物,就如同許多彩色玻璃交織成的琉璃畫。這些生物之間各有差異,但都是構成生命世界的一員,各有其角色和功能,和其他生物息息相關。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有很多特殊的基因,在這整個世界上取得平衡,在人類的食衣住行和藥物方面,也有很多取自於自然,如:紅豆杉可以提煉出抗癌的藥物、洋金花可以提煉鎮定劑。一旦任何物種消失在這地球上,都會讓地球留下難以抹滅的傷痕,沒有其他物種可以取代,所以永續環境其實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或許有人心中存有「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達爾文主義,但大家可曾想過?生存在地球上,我們用的是什麼,臨床上許多藥物皆取自大自然,並非人工合成。前些時候,台灣科學家發現,早期台灣所種植的台灣水稻因為產量太少,人們已經不再種植,它的抗倒伏基因卻因此消失。人類因為自己的私心,造成許多物種的棲息地消失而造成物種滅絕,卻在無形中成為受害者。人類花大量的金錢、體力來維護環境,卻不知保護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是舉手之勞而已,讓我們爲了永續環境盡自己一點小小的心力,並期望我們人類有更美好的將來。
(三)問題討論:
在這人口呈爆炸性成長的時代,因資源的不足,人與環境互相摩擦的機率大增。在這天災人禍不斷加劇的現代,我們如何避免與大自然發生衝突並把現有資源發揮最大功效呢?
|
唯一的地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張雅青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與地球共生息
|
作
者:
|
釋證嚴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月:
|
2006年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要改變氣候,就要先改變人心。
宇宙的大乾坤有溫室效應,人心的小乾坤也有「心室效應」
你知道嗎?你的心能影響整個宇宙。
所以我們要用「心」來愛護地球,
用雙手「膚」慰地球,讓它康復起來,重展生機。
(二)我的心得:
簡單的四個字「永續環境」,居然深藏著這麼多的學問,我不禁崇拜起大自然的奧秘,「天地萬物與我們共存的,疼惜萬物就如同疼惜自己」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現在我獲得了這麼寶貴的環境保護觀念,不僅要「心」來愛護,更要身體力行去維護。
一直強調的觀念要:改變氣候,就要先改變人心。沒錯!其實我們所謂的天災都是起於人類,例如:土石流,也是因為人類把土地做太過度的利用,以致於豪大雨過後山區的土石就像洩洪一樣的不斷往下滾,而遭殃的就是那些住在山上的人們,逼得他們無家可歸甚至家破人亡,到頭來受害的還不是人類,如果早知道會這樣,當初還會為了貪圖利益作出這樣慘無人道的行為嗎?悲劇不斷再發生,難道還沒有覺悟?所以要改善那些會對人類造成傷害的災難,首先就是要改變人心。人的慾望是個可怕的東西,有時被它操控著卻渾然不覺,人若無私慾便可以造就一個很美的地球,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呵護地球的心念。
「不要輕視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要忽視自己的一個舉動,即使是小小的力量與舉動,都可能成為帶動全球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算是一個無心的舉動,例如:隨手丟張紙屑。但若全球六十幾億人口都有同樣想法,那可想像有多恐怖;但若每個人都有永續環境的概念,那麼地球還有可能會被破壞嗎?保護環境不分你我、不分國界、不分時間,凡是有助環境的事就要把握當下去做。堅定毅力,持之以恆,哪怕每個人的舉手之勞就能改變這被人類破壞的地球。
其實造成我們現今環境的罪魁禍首就是鼻下橫──口慾。為了享受食物瞬間入口的感覺,而去殺生、使用化學物質、在山坡地種植蔬果……等,都是不應該的,牲畜跟人一樣有靈性,牠們缺少的只是能表達怨恨的方法,吃進牠們還不是累積毒素在人的體內,經放大作用,人還是最後的受害者!
不愛惜天然資源,大量砍伐林木,每當有豪雨來襲便造成土石流,更甚者地質鬆動,於是便有許多災難發生。最淺顯的例子,因為土壤流進水庫,縮減水庫壽命,也因為水質混濁,許多地區就沒有水可用。但想想如果平時做好水土保持,重視環保工作,並且節約用水,就不必在緊急的時候還被限制用水,「杯水能成缸」省一滴水算一滴水,現今因為水龍頭一打開就有乾淨的水可使用,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珍惜水資源,還稱作它是「自來水」,它就真的那麼沒價值嗎?當然不是,有許多國家鬧乾旱,人民為求一滴水是多麼困難,所以有水用真的是我們的福氣!
讀完這本書我只能說─受益良多,對我們所處的環境有更深的了解,也對慈濟的大愛精神感到至高的敬佩,他們奉獻自己、不求回報,說他們是人間的菩薩一點也不吹噓。但也明白這個地球還必須有更多的人去愛它,環境保護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一輩子生活在的地球,若我們不愛它,要誰愛呢?我們還能再地球上生活多久呢?
(三)討論議題:
現今人類為了經濟開發而造成環境破壞,未來人們會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做出抉擇?
|
環保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林柏勳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讓地球笑咪咪
|
作
者:
|
證嚴法師開示。故事提供/大愛電視台
。 漫畫改編/施凱文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靜思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6年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環境保護、資源回收,是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的其中一環。早於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到台中新民商工演講,想起路經夜市時,人群散去、白天來臨,觸目所及都是散落街道的垃圾,又見會眾聽到精采處報以熱烈掌聲,念頭一起,即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這一句輕輕的呼籲,進入了台中一位年輕女孩的心,她起而行動,開始在鄉里間推動「資源回收」工作,以回收換取的金額贊助慈濟。經過環保志工經年累月的努力,粒粒汗珠都化為力量,「垃圾變成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地球」,善念就此散播到世界各角落。
(二)我的心得:
早期人們生活困苦,物質取得較困難,較會有珍惜物資的觀念,東西舊了也不會急著換新,通常會直到東西無法使用才會換新;而現代人大多數缺乏環保觀念,因為生活過得越來越好,要用什麼都很好找到,以致於現在的人們大都不珍惜資源,買來的東西也常使用了幾次就丟棄或換新,也就自然而然不重視環保觀念,真正有環保觀念而會去實行的人當然是少之又少。如果說,地球的資源取之不竭,那環保的問題可能就不那麼重要;不過,正好相反,正因為地球的資源正在急遽減少,而且近幾年因為人們的破壞,造成全球氣候轉變劇烈、環境污染、水土保持失調,甚至連南極上空的臭氧層都破了洞,導致附近居民紛紛染上皮膚病,所以我們更需要去珍惜並善用僅存的資源,並還給大地原本乾淨的面目,好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與環境,資源也不會太快枯竭。
如何做好環保?我想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從個人生活中做起,減少資源浪費,然後個人有了基本的環保概念以後,就可以擴展至家庭;再來就是整個社區;最後當然是整個地球,也就是人人都在做完美環保理念。我們能輕易做到的就是讓可回收的物品,盡可能再製作成可利用的物質,不僅可以減少垃圾、減緩地球資源的消耗,更能讓垃圾掩埋場及焚化爐延長使用壽命;我們的空氣和生活環境也能變得更清新、乾淨。最近這些年,愈來愈多人因為政府或民間團體的提倡而投入了環保行列,當起了環保志工。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阿嬤,原本腳痛而不良於行,卻因為投入環保工作,走出戶外,並學著踩寶特瓶,最後不但腳痛明顯改善,還能任意走動。一位中年女士,在還沒投入環保行列時,因為有輕微的憂鬱症,每到了夜晚,總需要依靠安眠藥才能入睡,有時候甚至連安眠藥都起不了作用;最後,加入環保的行列,每天撿拾及回收垃圾,漸漸地,淨化了大地,也淨化了自己的心,憂鬱症以及失眠的情況也就日漸改善。
人們總是認為現今的資源不會太快耗盡,所以仍不知收斂地過度使用資源,也許地球資源的確不會在短期內完全消失,科學家也陸續研發替代能源,但替代能源並非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價格通常極為昂貴。為什麼珍惜資源那樣重要?就拿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吧!台灣的菜價常因為颱風或者諸多的因素而呈現持續且波動的狀態,所以菜價時高時低;而國際油價卻是由產油國計算其利益所訂定的價格,因為油田逐漸乾涸,所以油價也隨之飆漲;蔬菜沒了可以再種,但石油卻不然,油田的供應並非源源不絕。或許有些人認為物價油價如何飆漲都不影響其生活,不過,有一天全球的資源都趨近於零時,我想,擁有再雄厚的財力都無法購得所需要的東西。況且,應該沒有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過著資源缺乏的生活吧?
還記得當初葡萄牙人經過台灣寶島時發出「福爾摩沙」的讚嘆,現在的台灣已經不復當年的美麗、自然。我想,不只是台灣,世界各地有許多地方都曾經是美麗的島國,卻因為人為的破壞,造成前所未有的生態浩劫。要讓地球恢復往日的風貌雖然有些困難,但如果人們都能放下身段一起做環保,那我們的地球將會無庸置疑地變得更加美好,這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
(三)討論問題:
愚蠢又無知的人類,依然天真地以為人定勝天嗎?傷害人,人會報仇;傷害畜生,畜生也會反擊;而傷害孕育著無數生命的大自然,難道不怕有一天它會反撲嗎?
|
地球急診室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張宇涵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地球急診室
How to save the planet
|
作
者:
|
芭芭拉.泰勒
|
譯
者:
|
周怡伶
|
出版單位:
|
遠流
|
出版年月:
|
2006年9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這是ㄧ本教人如何寶貝地球的九堂課,內容是以妙趣橫生的文字及生動逗趣的插圖,帶領我們一同檢視及搶救地球的危機。由太空遙望地球,可知地球是ㄧ座孤島,而我們全都住在上面。所以,搶救地球也等於是救自己ㄧ命。但我們為了私慾,耗盡了地球所提供的ㄧ切資源;且傷害了最出給予我們生命的地方―地球。要想了解地球面臨哪些麻煩?這本書所列出的重點式問題及解答,就可使人清楚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了。
(二)我的心得:
四十六億年前,在經過隕石猛烈的撞擊;雨水不斷的傾瀉;炙熱氣體的噴發下,地球就這麼誕生了。而地球上的生物也在這美麗的星球上,不斷的演化及繁衍,而讓這寂靜的星球,產生了生命力。
大家都知道現在是人類主宰著地球。所謂,「人定勝天」,這是多麼可喜可賀的事情呀!但隨著人口暴增,人們開始與天爭地、以動植物的棲息地做為經商、住宅、觀光……更是將每塊土地充分利用到極限……這些行為,讓人們得意自己的傑作;殊不知報應正ㄧ步步地降臨在我們身上:土石流、聖嬰現象、臭氧層破洞……這些名詞,老ㄧ輩的人,是不曾聽過的,然而它們獻在全環繞在我們身旁。
我曾聽老師說,她去紐西蘭時,坐在一艘小遊艇上,面對的是ㄧ大片高大又壯觀的冰山;可是她卻聽到了一種令她毛骨悚然的聲音―冰山裂開的聲音。對!臭氧層的破洞已造成全球暖化,首當其衝的就是冰的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許再過不久,這各世界就變成了「水世界」。
地球的健康已亮起了紅燈,而應該負責的,就是我們人類。在許多國家簽約的議書下,我們也開始管制二氧化碳的排量、氟氯碳化物的使用、污水處理、退山還林……但,我們不應該被動的遵守這些條款;而應主動的從自己身上做起。例如:不過量使用沐浴乳或洗髮精以阻礙污水的淨化、自己設計太陽能板、多用雙手來取代消耗能源的機器、多種樹以減少二氧化碳、將廚餘變肥料、節約任何的瓶瓶罐罐……,每個人的ㄧ小步,都將會使地球受到更大的保護。
常在電影、電視、書本等傳播媒體,呼籲我們要如何的愛惜地球,但人人都會說,做到的又有幾人呢?我曾聽另ㄧ位老師說,很多人去玉山挑戰,碰到內急時就隨地宣泄,導致環境髒亂不堪,但是卻出現了一些人,蓋了ㄧ間小型廁所,而且每天到那裡清理;並將人們的排泄物回歸給大自然當肥料。聽完後,真的有一種感慨,自己有時因嫌麻煩而亂丟垃圾、回收不確實、浪費食物……一時之間,真的抬不起頭來面對這個地球,心裡也深深的敬佩這些人。
看完這本書,才讓我領悟到,原來人們已對「地球資源」感到習以為常了,而如何保護地球並落實環保行動,都是我們渺小的人類應好好探討的嚴肅課題。
(三)討論議題:
在這科技文明飛快進步的時代下,我們要如何維持生態的平衡,留給下ㄧ代永續的環境?
|
讓地球再次微笑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林妍君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讓地球笑咪咪
|
作
者:
|
故事提供/大愛電視台
。 漫畫改編/施凱文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靜思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6年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此書分「緣起篇」、「佛典篇」、「心靈篇」、「實踐篇」、「志工篇」,從不同的面相介紹慈濟「做環保」的由來與成果,並且以漫畫的形式,娓娓訴說環保志工如何從做環保中體悟生活的智慧。從一個人做、幾個人認同,到很多人一起參與;從撿拾、清掃到刷洗,環保志工們用身體力行來詮釋對環境的愛與關懷,在他們無悔付出的背後,是一顆單純保護地球的愛心。「在撿拾有形垃圾、愛護大地的同時,也是在清淨自己的心地,掃盡心靈中無形的垃圾煩惱,用愛撫慰人類心靈的創傷,更要用愛撫平地球的創傷。」
(二)我的心得:
地球在呼救!大地之母在呻吟!人類的浪費資源、濫砍濫伐及破壞,造成大自然原始生態受到嚴重破壞,許多動植物種也面臨絕種的危機;所能使用的資源漸漸受到污染,能源逐漸消耗殆盡;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增高,造成溫室效應,海平面上升、農業分佈的改變、惡劣氣候的增加以及熱帶疾病疫情的擴大……這是我們的地球、我們的母親,所以應該為我們所生長的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
伴隨著地球資源耗損的警訊,世界各國開始重視資源回收,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推行環保、落實環保成了時代潮流新趨向,保護地球,就從這一步做起。那麼如何做環保呢?環保的意義及目的為何?第一步要先從個人生活中做起,減少資源浪費。例如:多使用環保盒、環保碗筷,減少使用寶特瓶、紙杯。再來就是積極實踐資源回收再利用,就是珍惜資源、減少垃圾,回收紙類、塑膠、鐵、鋁、寶特瓶、玻璃等等,讓可回收再利用的產品,都盡可能回收再製。塑膠袋也是一樣,在購買物品時自己準備購物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多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或以步行及騎腳踏車的方式來代替汽機車的使用。雖然這些只是小動作,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但如果每個人都能發揮一點公德心,肯為環保多盡一點點的心力,這些一小步將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環境保護、資源回收,為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的其中一環。證嚴法師曾經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環保,是高度愛心的表現,慈濟人全心全力投入環保志業,在書中所看到的實例,他們秉持著「分秒不空過」的精神,為淨化大地而努力付出,「甘願做,歡喜受」的情操令我佩服。有的人過度愛惜自己,深怕身體太勞累或受到一點點傷害;儘管有很多理想,卻因怕勞累、怕傷害而故步自封,明明應該向前行,卻因為這份心態擋住了精進的道路。然而這些環保志工,以街道為佛場,以健康的心理戰勝生活中的不如意,並且發揮生命良能,將做環保當作修行。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影響了許多人的心靈世界,無私的付出,將小愛化成大愛,「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滋潤大地,淨化人心。」
其實自己也在檢討,便當吃完就直接丟,並沒有將它清洗乾淨拿去回收,常常也是房間的燈開著而人不在裡面,電腦沒有在用也讓它開機一整天,不懂得省電;紙張寫一寫就丟,不懂得可以反覆使用,直到沒有空位寫了再拿去回收……好多事情明明是可以舉手之勞卻不去做,明明可以節省的東西卻寧願浪費,如果自己可以勤快一點,願意多付出一點,尊重愛護自然萬物,惜物惜福,不任意丟棄還能使用的物品,如果每個人至少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地球至少不會傷得這麼深。所以,就從我做起,確實履行身邊可做到的環保,今後,就從我做起。
我們這輩子所演的,就是上輩子自己寫的劇本;而這輩子所寫的劇本,是下輩子要來演的,與地球共生共息的人類,應承擔起責任,用心維護環境。人類不是環境的主宰者,作為自然界的物種之一,人類必須與整個地球生命系統和諧共存。地球的安危,也是人類的安危;唯有地球平安,人類才能平安。傷害地球的是人類,保護地球的關鍵也在人的手中。人類與大自然永遠掙扎著彼此對立,假如繼續不愛護環境,大自然可是會反撲報復的。
(三)討論議題:
河水不再清澈,以往在河裡可以看見悠游的魚蝦,如今卻只見到漂浮的垃圾;鳥語花香被嘈雜的機器聲及垃圾臭味掩蓋;生機盎然的綠地上卻聳立著一棟又一棟的建築物;工廠、汽機車所排放的廢氣,是我們所呼吸的……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卻比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更會破壞我們居處的土地。人類活動不但消耗資源,也產生各種污染物質,對空間與資源的需求不斷擴大,又因利用不當產生環境問題,並且對生態系造成衝擊。經濟與環境很難兩全,在經濟與環境的交互影響下,人們只顧著過好的生活,卻忽略並無形中破壞了生態環境,這是人類必須正視的一項問題,大自然的反撲,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環境保護刻不容緩!如何讓地球再次微笑?
|
「心」的 回
收.新 的
改 變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趙 儷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廚餘變黃金
|
作
者:
|
高雄市政府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新自然主義
|
出版年月:
|
2006年0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廚餘變黃金》一書的出版,一方面是為了推動廚餘回收再利用的正確觀念,一方面更鼓勵大家一起參與這項工作,而民眾的認同與參與,正是政策能否落實、發揮預期效用的關鍵(P.11)。生活在強調提升生活水平的高雄,除了不斷自我挑戰經濟佳績外,我們漸漸地發現愛護地球的重要性及急迫性;而「回收」這件事自然成為我們首當做好的分內事之一。本書從最基本的「垃圾零廢棄」講起,不僅提供許多關於垃圾的基本常識,還對於長期實施回收的國家的心得,做了一番徹底地研究整理,對我們的國際常識有了莫大的助益。最重要的是,書上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列出廚餘能夠位我們帶來的效益,讓大家了解:我們的用心將會使受盡摧殘的地球得以喘息;使能源危機得以紓解;使高雄能以光采鮮麗的姿態展現在全世界的舞台。這是一本身處在高度發展國家的我們不得不注意的廚餘小百科!
(二)我的心得:
「廚餘」是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眼不見為淨的垃圾。在二十年前,有誰知道「回收」這個名詞?有誰想過「愛護地球」這件事?有誰想到廚餘也能變「黃金」?從十九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到近代中國崛起的背景下,雖然國家的財力越來越雄厚、人民的生活逐漸變得富裕,但人類所創造出的不僅是許多經濟奇蹟,也創造了許多顯在、潛在的環境危機。近代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全球暖化、聖嬰現象……等大自然的反撲,使得人類不得不緩緩腳步,回頭看看自己所造成的破壞,重新整頓再出發。
近幾年來,「回收」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環保課題。其中,廚餘是一項重點回收垃圾:廚餘可以變成植物的肥料——堆肥,使得植物可以變得更茁壯,增加產量及價值;廚餘還可以利用厭氧發酵法發電、製造瓦斯,減少人類對大自然無止盡的掠奪,增加人們對回收的興致,成為貨真價實的黃金!但因為是新政策,所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分類方式及用途,常常將果皮、塑膠、橡皮筋等一起往回收筒裡倒。記得國小的廚餘回收筒,是一大筒桶子放在廚房裡,小朋友們去倒廚餘時,總會用一隻手摀著鼻子,另一隻手緊抓著飯桶,小心翼翼地走路,深怕一不小心跌進廚餘桶裡。現在想起這個動作不禁覺得單純又好笑,但想想全校師生這麼多人的剩菜剩飯,不經篩檢直接倒入桶子內,不知道其中摻雜了什麼「琳瑯滿目」的東西。不曉得我們曾傷害了多少隻豬,也不知道傷害過多少次地球,更無法了解因為我們的無知,而錯失多少次可以美化家園、展現台灣新氣象的良機。
近代因生態破壞造成許多異相,改變了許多生命、非生命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遠到如南北極的冰山消融,即是人類不斷排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的蝴蝶效應;近到如墾丁珊瑚白化,正是核能發電造成水的熱污染,進而影響到整個珊瑚生態系。雖然我並沒有經歷台灣六零年代經濟起飛時期的盛況,但我卻見到了人類在享盡一切榮華富貴後所造成的汙染及破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選擇經濟繁榮、生活水平提升的情況下,勢必會佔用自然資源、造成生態破壞。但是人類畢竟是具有反省及前瞻能力的動物。近幾年來,政府、許多環保志士、甚至是一般大眾都擁有一顆想要改變的企圖心,文中提到
(P.17):「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源頭減量、資源回收再使用及在生利用等方式,將資源回收做有效循環的利用,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棄的目的,就是所謂的『垃圾零廢棄』。」此環保觀念已成為國際潮流,我國也以永續發展為原則開始實施各項環保新政策。我聽過一句話:「企圖就是結果!」相信經由政府的努力及民眾的配合,美麗的寶島——台灣一定會重新向世人展現她充滿活力的姿態!
(三)問題討論:
我很喜歡陳曼麗女士在書中的一段話(P.8):「廚餘,在很多地方、很多年代都不會造成問題。在非洲乾旱的氣候,糧食收成不佳,當大部分人都吃不飽的時候,食物是何其珍貴,豈有廚餘需要處理?」。當我們的物質生活過得豐衣足食之際,可曾想過要回首檢視自己所遺留的汙點?也許這些汙點,並非只是單純的指向人類所創造出的垃圾,而是人類本身對本身以外有形無形的事物所抱持的態度。在我們經濟條件改善之後,世界好像變大了,大的使我們驚恐還有許多慾望尚未實現;大的讓我們看不見世界另一端正過著三餐不繼的人。我們應當好好珍惜且善加利用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在看完這本書的同時,也許我們需要好好的用心思考:要處理、回收、淨化的也許不只是廚餘,也包括被污染得比環境更嚴重、更透徹——人類扭曲的價值觀。
|
願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楊馥瑜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與地球共生息
|
作
者:
|
證嚴法師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天下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6年03月
|
版
次:
|
第二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我們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孻要繼續努力,濁流再怎麼洶湧,只要清流不斷,持續灌溉,久而久之,我相信,這漥濁水終究會變清。
請大家保握現在,落實在自己的心理,並推廣到家庭、社區,真正虔誠的動起來,把每個人內心最清靜的愛發揮出去,將每個人的善業累積在一起;好人越多,所處的地方就越吉祥。就如再黑暗的室內點一盞燭燈,會有微光,會有光亮,在點一盞又更明亮一些,點了千千萬萬盞,室內就會大放光明;不能缺少任何一支蠟燭!
(二)我的心得:
我彷彿看見。
千瘡百孔的地球,在深沉的歲月裡中暗自哭泣,那哭泣的純淨容顏在深黑色的漫漫煙霧裡,如凋零般綻放。
就像一齣卓別林時代的黑色默劇,在狹窄而冗長的煙囪大濾鏡中。我們看到烏煙瘴氣在天空的彼端暈開,然後凝結成雨滴,再度降落於那曾經美麗的大地,但降落於大地的菁華,再也不是可以滋潤萬物的甘霖,而是水質污染的源頭、悲劇的起始。
沒有對白的鏡頭,看上去灰濛濛一片,除了那一滴一滴的掉落聲。朋友!那不是從天而降的雨滴聲。而是•對人類無情破壞聲淚俱下的控訴嘆息。
闔起書,閉上眼。
我彷彿看見,這猶如地獄般的悲悽幻象。
或許就在將來的某一天。如此慘不忍賭的景象,不再只是書本上怵目預言,而是在真實不過的•悲慘世界
站在世紀的災難中,或許我們可以驚訝的發現,人類文明的演進史,其實•就是一部壓搾自然的「汙染史」我們無所不用其極的砍伐樹木、焚燒煤礦、製造垃圾、產生污染,然後以萬物之靈的姿態,肆虐原本美麗合諧的大地。
那個曾經,向母親般環抱我們成長的地球,在不知不覺中,被一點點的吞噬,吞噬在如同漩渦般的慾望幽谷裡。
人類愚蠢嗎?人類無知嗎?人類無可救藥嗎?明明知道大肆破壞的後果,卻仍然把頭別過去,假裝沒有看到、沒有察覺從自己手上所衍生的無限罪業,然後彷彿矇著眼,目空一切的繼續破壞。
常常,人類心不在焉的低聲抱歉,卻又明知故犯繼續殘害應該珍惜的事物。
常常,我們半推半就的麻醉自己,在粉飾太平的思考中沖淡一切的罪惡。
常常,我們無法自拔的短視近利,脆弱的內心只看的到短暫絢麗的海市蜃樓。
「其實,身體的造作來自心理的觀念,有的人明知抽菸、喝酒、嚼檳榔會損害身體,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意志不堅定』。」
證嚴法師的語重心長,卻是一語道破。
所以,人類真的愚蠢嗎、無知、不可救藥嗎?
一切的一切,不過是惰性的逃避罷了。
終有一天,我們再也無法恣意的在夏日午後
痛痛快快淋一場雨。洗滌困惑整個世界的煩憂。
終有一天,我們再也不能撲通一聲跳入冰涼透心的小溪小河裡,想像自己是一條優遊在海的魚兒,把煩惱憂愁拋在腦後盡情的游泳。
終有一天,當我們抬頭凝望,再也無法尋覓的到在純真絕對的童年裡,那無邊無際、自由自在的淺藍。
或許•直到那終究會來臨的一天,人們才能真正懂得知足、懂得守護、懂得堅持吧!
有一首五月天所寫的流行歌詞曾這麼說的:「怎麼去擁有,一道彩虹:怎麼去擁抱,一夏天的風。天上的星星笑地上的人,總是不能懂不能覺得足夠。」
在真實的世界裡,或許我們很難去遇到對的人。
但是現在,我們有機會做一些對的事
闔起書,
閉上眼。
我彷彿看見,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誠如證嚴法師所言: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凝聚人人愛的力量,
打造大愛地球村。
(三)問題討論:
人類一次次迫害地球,面對大自然猛烈的反撲,何時才能放下慾望,應學著與地球共生息?
|
綠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朱凱纓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少年小樹之歌
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
|
作
者:
|
佛瑞斯特卡特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小知堂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2年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少年小樹之歌是描寫30年代美國東部查拉幾山一位印地安少年孤兒的故事。名叫小樹的少年投靠以釀造威士忌酒維生的爺爺何奶奶;故事中,兩位印地安老人和來去自如的叔伯們給了小樹最有尊嚴的愛,也以他們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敬愛自然萬物的生活態度,給了少年小樹成長茁壯的自信勇氣;在書中,我們看見了他們祖孫三人謙卑地向自然學習,依附自然生活的日子。
(二)我的心得:
在怎能出賣天空一文中,記載著印地安酋長西雅圖的演說,他誠懇的呼求人與人,人與土地應該合諧共楚,流露出他對土地戀戀不捨之情。書中的小樹在查拉機山上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教導小樹擁有和西雅圖酋長一樣的心靈,大地是我們的母親、兄弟。
小樹每天都跟爺爺到山裡頭去勞動,他親眼目睹了老鷹殘忍的捕食鹌鹑,爺爺告訴小樹:「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老鷹把跑得慢的鵪鶉抓走,跑得慢的鵪鶉就無法留下後代,牠是在幫助鹌鹑,這種髮則只有蜜蜂不明白,牠們採太多的花蜜,所以被熊偷吃。」人類和蜜蜂一樣,總貪取多過自己應得的那一份東西,他們從別人那而奪取,戰爭便發生了,他們從大自然中奪取,無數的資源便消失了,爺爺道出了人類的貪婪,無數珍貴的保育動物被這貪婪犧牲,大自然的規則在太陽東升月亮西下運行著,如果所有的生物都滅絕資源全枯竭,人類又算什麼呢?
除了大自然法則,小樹的爺爺奶奶讓體驗了生離死別,也嘗盡了世間冷暖,雖然他們看似很快樂,但是心中總有著家園被奪走的感傷,從查拉幾族的靈魂中看不到一絲的仇恨,他們依然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小樹將自己的精神鍛鍊得非常強壯,先是他的忘年之交柳樹約翰死了,不久之後是爺爺,跟著是奶奶,然後是爺爺奶奶養了一輩子的狗,老山姆、瑞皮、毛德、小紅、憂鬱男孩一個個旅行到另一個世界,小樹沒有太多的傷心,因為他知道,這些他親愛的人,都有著強壯的精神心靈,他們的來聲只會更美好,在這本書的喜怒哀樂中,透露出生命的真意以及怎麼跟大自然共存共榮的生存之道!
從少年小樹之歌裡,我也看到祖孫三人完全不以人類為萬物之靈的驕傲來統領自然,反而以謙卑的態度向大自然學習,依靠著自然生活,保護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甚至還未他們認識的每一隻野獸和畜養的生口取名字,以自然生態的運作去了解和融入,將大自然當作自己的朋友手足。反觀現今的人們,不但沒有深入山林去了解自然的奧妙,反而將其過度的開發,物極必反,而遭到大自然的反撲,我祈願有一天人們也能如同小樹祖孫三人般,融入大自然,成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由於工商資訊發達,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使得人類逐漸關心起這塊孕育萬物的土地,希望在過幾年之後,山川、樹林、天空都能回到它原有的樣貌。
(三)問題與討論:
書中說明人們因貪念而失去了能懂得樹的靈魂、風的言語的那顆赤子之心,那我們又該如何找回那顆失落的心呢?
|
水之謎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柯宜孜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珍惜水藍星
|
作
者:
|
周力強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商周
|
出版年月:
|
2007年1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我認為水庫之外,應開發地下水等其它的水源,防止水庫的優養化,才是最重要的。在新興水庫未完成開發前,為達到區域安全存水量,與供水可靠度及穩定性,廣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人工湖、農塘等,做為替代水源,也就是「水銀行」的觀念。艾莉颱風帶來的豪大雨,似乎是上天對濫墾山坡地、平時不珍惜水資源的人們一種懲罰,然而對司馬庫斯的族人來說,那塊祖先遺留的土地—他們一直堅守的家園,當下是最寧靜不過了。台灣總降雨量逐年降低,但降雨時間集中且強度變大。如果不能採取更好的水源管理辦法,確保水資源的永續生存,全球面臨的淡水危機,其毀滅性將與氣候變遷一樣大。
(二)我的心得:
讀完這本書之後,引發我更深的省思,了解我們的環境是面臨如此艱困的挑戰。在人類嚴重的摧殘下,我們的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原本的青山綠水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嚴重污染的臭水溝,這也衝擊了河川原有的生態;因為人們的濫墾與濫伐,使青綠的山林消失,山坡也因土石流、洪水的破壞,使翠綠茂密的山頭變成禿黃一片,面對種種被破壞的環境所衍生的現象和問題,值得我們深思與改進。
目前全球對於環境保護最重視的議題,莫過於「全球暖化」及「溫室效應」。這些問題不但關係著人們,也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生物學家統計,地球歷史上幾次的生物大滅絕都是出現在地球的高溫期,這個重大的警訊,我們不能等閒視之。就像生活在極區的北極熊,正因全球暖化而使北極海的浮冰減少,導致其棲息地漸漸消失,將使北極熊的族群數量大幅減少,最後可能會在地球消失,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損失,任何一種生物的絕跡都會影響生態平衡。挪威的環保學家提出警訊,北極的浮冰在西元兩千零六年的數量不到西元兩千年的一半,若依此速度繼續暖化,很有可能在西元兩千零八年的夏天北極的浮冰將全部消失,浮冰可反射太陽的熱,而海水比冰更容易吸收太陽的熱,如此一來地球的暖化將更趨嚴重,而冰層的消失將使全球海平面不斷的上昇,衝擊著全球百分之八十沿岸都市人口的生存,再過不久,我們的高雄很有可能會淹沒在海底,只剩壽山可居住,這是很令人震撼與不可思議的事,讓我心中澎湃洶湧,也激起很多的想法,希望能喚醒大眾來正視這些問題,共同為保護我們的家園盡一己棉薄之力。
環保問題不是只有全球暖化與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也是個重要的問題,全球的氣候變遷造成各地的氣候異常,原是雨水豐沛的季節卻久旱不雨;原該下雪的地區卻異常溫暖,不常下雪的地區卻下起暴風雪。這些異常的天氣現象,在台灣也沒例外,我們的寶島氣候原本是雨量豐沛,但近年來卻有逐年減少的跡象,降雨時間縮短且雨量集中,所以每當下雨就淹水,沒雨就缺水,使台灣面臨很嚴重的「水患」與「乾旱」的問題,因此水資源的不足變成目前很迫切改善的問題。
若豪雨下在山區,加上人們的濫墾與濫伐,就會形成嚴重的土石流,近年來土石流的發生率不斷上升,迫切危害山區居民與部落民族的生命安全,也破壞了他們的家園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更摧毀了我們的山林資源。而這些落石、砂土流入水庫後會造成水庫的淤積,進而縮短水庫的壽命,混濁的水不能提供飲用,形成「雨後缺水」的窘境,本書的作者提出一個解決方法,在平地設置一些小型的蓄水區,如人工湖、農塘等,當大雨後水庫的水過度的污濁不能飲用時,這些蓄水池可暫時提供飲用水,也就是「水銀行」的概念,我很認同作者的想法,相信值得推廣,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實驗看看,也許是一個可行的改善方案。
整體來看,我認為一切環保問題的根源就在人們的肆意破壞環境對於環境資源予取予求,不知珍惜,然而種種的環境或氣候的異常現象都相徵著大自然的反撲,一再給人們警訊,人類再不自覺、不知愛惜環境,最後可能自食惡果。如何讓這些環保問題不再惡化,留給自己與後代子孫一個好的生存空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首先應認同環境是人類最重要的資產,沒有環境人類無法在宇宙生存,其次要改變我們使用環境的方法,注重河川的保育與水土的保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破壞臭氧層,要以永續經營的方式和大自然和平共存,而不是人定勝天的觀念,記取環境給予我們的教訓,共同為大自然而努力,因為保護地球人人有責。
(三)議題討論:
我們的地球在經過這種種的破壞,以經傷痕累累,而人們總是等到事態嚴重後才肯去面對問題,積極進行改善環境,然而要如何喚醒全民正視這個許多人「不願面對的真相」?
|
心-地球
參賽主題:
|
施政政策(1)--永續環境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陳欣岑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家離水邊那麼近
|
作
者:
|
吳明益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二魚文化
|
出版年月:
|
2007年6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作者透過沿海步行,溯溪,環湖觀察,親自走過花蓮大大小小的溪流,發現溪流與以前變得非常不同,將心中的感慨與不捨用文字表現出來,也間接的給予讀者一些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觀念,透過圖片,讓讀者看到最真實的景象.這本書是採用再生紙,封面也不上光,這便是保護地球的方法,地球是大家的,需考慮到不危及自然環境的平衡和損害到後代子孫的生存,同時考慮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自然保護的永續發展,如有破壞的需求,則需要重建和復育,讓地球可以繼續的運轉下去,這便是永續環境.
(二)我的心得:
長長的一聲嘆息
是我們對環境最無奈的註解
對不再潔淨的天空嘆息
對不再清澈的溪流嘆息
對不再淺藍的大海嘆息
後悔嘆息卻又不懂得珍惜
我們得依附著自然環境才能生存
但我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惜福
甚至藉著各種理由去掏空自然
把不合理的理由合理化是我們的專長
保護環境只不過是一個口號
甚至只是課本裡的一個名詞
真正用心對待環境的人有多少?
真正為環境盡一份力的人又有幾人呢?
自然既是人類的生命之源
也有可能是人類的生命威脅
自然既是養育者
也是施暴者
只是到現在
自然又一變為受害者
為了生活方便
我們開山闢路
再艱難的工程都被我們克服
一輛輛的工程車
闖進了原本不屬於我們的綠
在山的身上開了一個個的洞
架起一條條的鋼條 舖起一層層的水泥
炸山洞的爆炸聲
壓過了山的哀嚎聲
剪綵儀式的歡呼聲
抵過了山的哭泣聲
而我們卻覺得理所當然
理所當然 每件事都有它的代價
捨棄自然 我們得到的是交通便利
捨棄自然 我們帶起更繁榮的經濟
但我們忘了 大自然的力量
捨棄自然 同時也捨棄了我們的自身安全
土石流 山崩
洪水
造成多少災難 多少生命也因此喪失?
又有多少失去家園的人?
永無止境的修築破壞
可能只是更多災難的開始
週休二日 讓我們越來越懂得放鬆自己
旅遊 就是個最好的休閒娛樂
我們去親近自然
了解自然 與自然作好朋友
同時我們也為我們的好朋友帶來了垃圾
遊客多垃圾自然也多
我們一邊聽著生態員對保護環境的介紹
一邊點頭
卻很健忘的沒帶走隨手的垃圾
原本美麗的風景
如今卻只剩滿地垃圾
很諷刺的對比
卻也顯現出我們說一套做一套的本事
人類有心無心的破壞環境
使的地球全然變色
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
如果我們可以先想一想後果
用同理心為居住在此地的生物想一想
重視居住此地生物的權力
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後悔
就不會有千金難買早知道這句話
更不會有環境被遊客破壞的事情發生
資源有限 慾望卻無窮
短視近利的人們
殺雞取卵的利用各種方式戕害生態
無窮的開發是帶來無限的資源還是無盡的災難?
我們寄居在這塊土地上
我們使用這塊土地的水
毫不客氣的坐在冷氣房裡上班上課
砍掉動物們的林地建起教室
我們理應對那些讓渡這塊土地給我們的生命充滿感激
我們理應連洗手多開了一秒的水都感到抱歉
我們理應為離開教室時沒有關的一盞燈覺得遺憾
我們理應因在一棟沒考慮節能的學校裡上課而羞愧
打從心底去愛我們的家
我們的土地 我們的地球
重要的是行動 是實踐
保護環境是我的義務更是我們的責任
創造人類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環境
讓後代子孫能繼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這片
用心保護的土地上
(三)問題討論:
我們如何推廣永續經營的觀念給大眾,甚至是教育下一代?如何來彌補我們對地球的虧欠?如何在開發資源與自然生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
|
歡迎光臨水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1班號林依亭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水高雄,請進-高雄市人文景觀與聚落文化行
|
作
者:
|
王廷俊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愛書人
|
出版年月:
|
2005年3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高雄市,是一個新興的都會,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相聚在南台灣這個港灣大城,高雄,有許多迷人的風味,有來自大海的海味,夾雜著鹹味,有活跳海鮮的猛味,帶點鮮甜味,有在地特色的家鄉味,帶有故鄉人情味,有熱情活力的年輕味,隱藏著亢奮味,更有老外在高雄生活的異國風味,穿插著幽默味,這樣的「高雄味」,集結出一種專屬味道,正是「高雄原味」。
(二)我的心得:
高雄擁有上帝的恩寵,不僅有浪漫氣息的愛河,還有充滿生機的壽山、柴山,更有舉世聞名的高雄港,這全是我們身為高雄市民的榮耀。
坐在河畔旁的咖啡座,酌飲著現泡咖啡,吹著清涼的微風,聽著有著高超技巧但卻十分樸實的音樂家們演奏,看著在旁下棋的老人家們,有的思索著下一步棋;有的在旁觀棋但不語;有的正高談闊論改變後的愛河。搭乘遊河觀光船,細細欣賞水質清澈、充滿生機的愛河,穿梭河上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橋樑,沿岸的電影圖書館、歷史博物館、音樂館、美術館,相連成愛河的文化流域,目前施工中的捷運將會串聯兩岸,形成便利而優雅的水岸生活。
能稱之為水高雄,當然不僅如此,旗津與西子灣的旖旎風光、高雄港創造的經濟奇蹟、愛河的河岸整治與美化、情侶們在西子灣海邊依偎目送日落、澄清湖,小學生們露營的必選地點,與蓮池潭的神話故事……,高雄是一座與水編織美麗歷史的城市,與水的故事說到天荒地老也說不完,因為我們正一直在與它創造回憶。高雄是個港灣、河川與都市合而為一的水岸城市,充滿豐富元素以及無限可能,正是高雄釋放出的水岸城市魅力與活力,也是高雄航向全世界的主要動力。
愛河記憶烙印在每一位高雄人心底深處。每一河段都有著不同的樣貌,千姿百態的曲線,總是藝術家們詩句與畫作的靈感來源;每一河段都有著不同的牽絆,流述著城市的故事;河岸綿延數千公尺的綠帶,讓鬧區得以深呼吸。上一代人的愛河,是與情人泛舟的甜蜜回憶;這一代人的愛河,是元宵燈會的絢爛、午後音樂館前的琴聲與咖啡香;而下一代人的愛河,也許是能肆意的奔跑在翠綠的草皮上,
或是悠遊的騎著單車欣賞著綠意盎然的河岸,看著孩童天真無邪的追著風箏跑,那又何嘗不是天底下最令人愉悅的事呢?
四季呈現不同的色彩、日夜散發迥異的氣質,愛河串連起來的,不僅有高雄的繁華和綠意,更有高雄人的情感與文化。高雄是海洋的子民,親近海洋,是高雄人與生俱來的渴望;走在旗津,空氣中滿佈著海水的氣味,這樣的感受更是深刻:綿延的海岸線勾勒出高雄的輪廓,風車公園迎著海風向你招手,人們搭著渡輪往返工作,燈塔百年來兀自在港口守候、守候著辛勤的漁船滿載而歸;海洋,是高雄最忠實的朋友,海洋給予高雄最豐富的寶藏,以及最溫柔的依靠。
走過漫漫長路,高雄在每一次的蛻變中展露新貌,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愛河的美從書裡無法透視,更無法體會,所以我要踏出戶外,走一走、看一看,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並且向全世界的人大聲說:高雄最美!
(三)討論議題:
雖然工廠的設立是污染的主要來源,但現在,工廠已在政府政策中逐漸退去,下水道也在九零年代陸續興建,現存的問題就是──如何喚醒我們的公德心?
|
情望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魏今維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看見高雄人
|
作
者: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2月
|
版
次:
|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由過去走向現在,逐步邁向高峰,工業、商業、休閒娛樂、風土民情、文化色彩、藝術創作、美食小吃,民間熱情的參與是高雄人自我認同的展現。每一街、每一隅、每一角,存有著獨特高雄的味道。文中曾提到(p.11):「每個臉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在路上、在河岸、在陽光咖啡座,你可以看見高雄人,體會高雄人。」也曾提到(p.31):「從人與土地依存中,看見高雄人面對環境的謙卑、疼惜的心情和堅定不退縮的性格之美。」
(二)我的心得:
回頭看看更早以前的高雄,有著令人難忘的名字──打狗。在一百多年前還曾是一個充滿著濃厚鄉土氣息的漁村,經過代代的傳承,血汗辛勞打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我常常聽老一輩的長輩們懷念地唱著傳統民謠、台語歌,歌謠裡訴說著以前的高雄,回憶著過去的往事。經過戰爭的磨練、政權的轉移,藉著舊住民、新移民,造就了豐富多元化的基礎。時間的替代,久遠的記憶,隨著歷史的變遷,位於西南端小小的漁村蛻變成了重要的國際港灣城市。時間的洗鍊,高雄逐步邁向豐盛,來自世界各國的人種,擴展了視野,多元的文化,為高雄添加了色彩。
生在高雄,長在高雄,我愛上了高雄獨有的特色。在獼猴與綠色共舞的柴山,是休閒的勝地,享受在都市難能可貴的悠閒時光;在人們共同努力合作下蛻變後的愛河,璀璨動人的夜景,是屬於情人們的浪漫,河畔的咖啡,是新時尚的表徵;一應俱全的南北貨,在充滿傳統味的三鳳中街,是令人懷舊的一條古早街;迷人的六合夜市,點亮了熱鬧的夜晚,多樣化、琳瑯滿目的小吃排排站,男女老幼無不被吸引;強調個性、特色、時尚的新堀江,是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天堂;旗津著名的新鮮海產,是味覺的饗宴;陽光、沙灘,造就了動人的西子灣。除此之外,相較於「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更想說「一街一巷,當思來處獨異」,逐步邁向近代,不但依舊可見早期高雄舊有的眷村,故有的鄉土風情,同時也有新潮的文化,時尚的建築風格,「獨特」出現在高雄的每一條街巷,小小的高雄也能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高雄的生命力源自於創造的精神,當人們走進文化,逐漸開始重視文藝活動,在高雄街頭隨處可見到的露天音樂會,城市光廊、漁人碼頭……等等,總是令我陶醉得流連忘返,愛河邊的走唱詩人,貨櫃藝術,街頭藝術、陶藝產業,人們大膽的創意,豐富了枯燥的生活,拉近在城市裡人與人之間疏離的距離,走到外頭享受另一種悠閒,另一種人生。
移民的軌跡,先民的血汗打拼,由歷史與人文的交織,記載著每一次的進步,打造獨一無二輝煌的高雄,隨著經濟起飛,聞名的第二大都市,帶動著大街小巷紛紛起步,像枝葉般蓬勃的向外發展,食、衣、住、行、育、樂,包羅萬象、無奇不有。生活在其中,人們有時並不會注意到自己身旁的景色,這是極可惜的事。
趁著閒暇,我喜歡到處遊玩,瀏覽高雄之美,我喜歡高雄,有著濃厚的人情味,有著豐富的色彩,藝術、景點、風格,從街腳到巷尾,每一次探索總有不同的發現。跟著時代,跟著進步,帶著人們的幸福,如果未來是ㄧ扇門,那麼高雄就是它的鑰匙。
(三)討論議題:
伴隨著文明的進步,生活週遭的「綠色」常常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單色系建築,抬頭望去,除了視野不大的天空,都市裡能見的幾乎僅剩安全島上的花草樹木,不知不覺中生活也跟著緊繃了起來。土地的開發,由建築取代,棲息地的消失,賴以維生的生物也失去了蹤跡。大自然一直是時間的累積,回頭望過去,再看看現在,難道唯有當「綠色」從人們的手中消失,人們才懂得去珍惜?生態環境的保育不該只是口頭說說而已,人們因為有「綠色」才得以生存,除了工商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生活的環境,大自然是給予我們的享受,維護它則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
遨遊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黃子芸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看見高雄人
|
作
者:
|
王時思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高雄的開發淵源流長,但從一個小漁村蛻變成今日人口超過一百五十萬的國際港灣大城市,也有數百年的歷史。這幾年,跟著台灣經濟起飛的腳步,高雄像磁鐵一樣吸納了來自各地的人口到高雄拚事業、做生意、生兒育女,落地生根,既有著過去無比的艱辛歷程卻也有含淚收割的欣慰,於是今昔交織成一首動力十足的高雄城市組曲。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高雄有著更豐富的面貌,和世界接軌的高雄港已經敞開大門,更年輕的世代賡續著前人的腳步,在城市裡揮灑創意和活力。
(二)我的心得:
高雄,是台灣西部海岸最大的城市。百年來從一個小小的漁村,逐漸發展成世界貿易的窗口,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產業發展的軌跡裡,吸納的來自大陸、台灣各地的人口,舊部落、新移民,長年在此落地生根、揮灑汗水,形成今日「高雄」的面貌,也因為高雄人的率真、質樸和打拚的性格,讓整個城市既充滿活力而且友善。對我來講高雄是無可取代的美麗家鄉。
長期以來,高雄一直扮演著台灣最重要的貨物港、軍港、漁港及工業生產基地等多重角色,和台北以政治經濟發展為重心,台北是一個透過都市計畫打造出來的新興都市,也因此卻是一個有情卻沒有太多歷史包袱的城市。而以前的高雄人為求溫飽,在數十年的努力打拚,創造出一個興盛且富足的城市,但因為發展的速度太快,遺失了某些優美的特質,也因此過去的高雄曾受到「文化沙漠」之譏。近幾年來經濟穩定,人們有閒暇之後便能從事文化的欣賞及培養,漸漸地為高雄舖上一條多元的文化大道,例如旗津港、時下年輕人所愛的堀江及從各國遠度大洋在台灣落地生根的老外。居住在高雄的外籍配偶,更是為高雄增加文化的多元性,尤其是越南、印尼等外籍配偶已經是許多家庭的重要支柱,其實居住在高雄的外籍配偶,不只來自越南、印尼等,各國跨國來台的心高雄人,為有移民城市之稱的高雄,更添加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高雄的西子灣.愛河.蓮池潭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浪漫景點,也是文人爭相吟頌的地景。愛河河畔的河岸咖啡訴說著一條和的身世,早年她承載著城市發展的污染,到今天的改頭換面,愛河的面貌已從昔日的醜小鴨變成一隻美麗動人的天鵝,她成為高雄人的歷史母河。它是高雄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她不僅是高雄歷史的旁觀者,更是文化的創始者,它讓高雄活了起來。而柴山,是台灣的寶庫,更是高雄的驕傲,每天有人爬山鍛鍊身體,有人學習生態知識.清談哲理,甚至有人因向土地學習,而為自己打開生命的另一扇窗。再柴山可以近距離觀察靈動的赤腹松鼠,遇到汲汲覓食的白頭翁在身旁跳躍,聽到台灣畫眉動人的歌聲,甚至還會看到一群不僅不怕人還很囂張的台灣獼猴,台灣是在也找不到一個都會公園有如此生動.有趣的自然體驗。
我喜歡高雄,一年到頭的陽光普照,使這個城市散發著金黃色的光彩,活潑的戶外活動,更讓高雄始終散發著熱情和魅力。高雄人的「阿莎力」.「熱情」的個性,更讓我對高雄有著一份情有獨鍾的感情。高雄儘管不是最發達的.最便利的城市,但它是我的家鄉.我的窩,我愛高雄。這裡有獨一無二的人.事.物,這一切都在在讓高雄更特別.更動人.更無可取代。
(三)問題討論:
經濟的繁榮使得高雄瀰漫在灰暗的霧之中,如何讓高雄不因為人類的進步而被破壞,地球只有一個,而高雄也只有一個,豈能讓它
繼續被破壞下去,這是不是值得我們深思呢?
|
活力港都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林威廷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飛躍成長-幸福高雄
|
作
者:
|
王聰田 李麗秋
王妙珍 陳正武
雒彬彬 蘇志勳
董景岳 李明峻
李漢亮 程紹彥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
|
出版年月:
|
2007年10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海洋是高雄的門戶,也是港都最美麗的旋律。在27公里的海岸線上,180幾座深水碼頭的規模,使得高雄港成為國際貨櫃航線的重要據點,在21是紀全球化的浪潮下,是城市的復興與崛起,同時也是城市競爭力的展現。近年來高雄更以鍥而不捨的努力,突破過去市港發長的藩籬,重新營造港埠碼頭,讓百年港灣快速脫胎換骨,以國際觀光港灣城市的定位,站上世界的舞台。」,此書是由高雄市工務局所發行的,裡面介紹許多工務局在近幾年來的建設,其中又以高雄港、愛河的整治最令人嘆為觀止。
(二)我的心得:
擁有山、海、河、港灣的高雄,具備了世界一流城市的必要條件。而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運輸工具的躍進,使西部一日生活圈得以形成,更加凸顯出高雄過去幾年的建設成果,相信結合2009世運在高雄的建設,將可帶動無線的商機,使高雄成為最獨特的海洋城市!
地球上有十分之七的部分都被海洋所覆蓋,所以自古以來海洋便與人群形成如膠似漆的關係,而因海而生,因海而繁榮的都市不計其數,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一一活力。高雄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海洋城市,其中以高雄港最為人知,高雄港雖處於的地理環境不算最好一一因為台灣西部與西南部屬於沙岸的性質,容易堆積,因此須定期疏導,但憑著它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高雄港每天有數以萬計的輪船與上千萬噸的貨櫃在流動,似乎每個貨櫃都裝載著滿滿的幸福與希望。
大家對愛河的印象是什麼?又髒又臭?河中常有死魚?相信大家都有察覺到愛河的水質變清澈了!河中也開始出現魚蝦在水中嬉戲。以前的愛河其實是一條會發臭的水溝,味道真的不好聞,經過歷任市長的規劃與實施,終於把這條臭水溝改頭換面,河中流動著清澈的河水,不僅魚蝦開始繁殖,就連人們也開始接納這條嶄新的愛河。愛河河畔是市民散步、觀光旅遊的好去處,晚上也可以到這裡喝喝咖啡,放鬆一下心情,此外,這裡也常舉辦許多活動如:元宵燈會、端午龍舟賽、國慶煙火,愛河不但洗去了汙名,也提升市民的各種素養!
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不斷地汰換,從前先民以牛車、馬車代步,而現在則以火車、飛機、捷運來代步。高雄在過去的幾年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捷運的建構,雖然在搭建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不過我相信在未來通車後必然會帶動許多產業蓬勃發展與減低汙染,這不是一舉數得嗎?
高雄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無論有什麼困難大家都會盡自己所能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有一天我在路上看到一幕令我至今仍徘徊在腦海中的景象:有一位婦人手拿著錢包剛要下車買些東西,搶匪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她手中搶走那看起來很高貴的錢包,那位婦人大喊「搶劫」!有二、三位的路人便向前追,並把那位搶匪扭送警察局繩之以法,這是我親眼目睹高雄人的正義感。
高雄是我的家,它的天空有你我的笑容,它的岸堤有你我的步履,它的泥地,有你我的汗滴。即使他不是樣樣美麗,但它永遠是我的幸福園地!
(三)問題討論:
到過台北的人應都有搭乘捷運的經驗,不管你要到台北市區的任何角落,它都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它提供我們一項便捷、快速的服務,讓我們可輕易到達目的地,省卻塞車、換車之苦。高雄的捷運也將在今年陸續通車,但它路線的普遍化,使用人數的多寡,及通車後的維護管理是否能深獲市民的認同?
|
戀戀行道樹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宋美儒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高雄市行道樹
|
作
者:
|
鄭德慶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
|
出版年月:
|
2000年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行道樹,是一個常常在眼前出現卻往往被忽視的綠色資源。根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元一六四五年,台灣即有行道樹的栽植,也就是若保護良好,我們本應擁有樹齡達三百餘年的行道樹。然而,走遍全台,我們甚至找不到超過百年樹齡的行道樹路段。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因有感於與城鄉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街道路樹,往往在人類有心無心、無知甚或明知而故犯的各種行為中遭受各式各樣的傷害。
(二)我的心得:
日正當中,行走在超高大樓林立的高雄市,寬闊筆直的街道,熙來攘往的車陣,以及柏油路散發出滾燙的氣味,總讓人希望在下一個路口必須等紅燈時,可以正好躲到一處綠濃蔭可以遮蔽的地方。行道樹總是安靜佇立在街道兩旁,經年累月不求回報的讓人乘涼、同時也為調節都市溫度建立了汗馬功勞,而每一種樹婀娜多姿的型態多多少少也為這座城市憑添幾分生氣。
每回走在街道上,立即湧上的念頭是那條路最快、那條路最有綠意。尤其艷陽高照的天氣,更可望有綠色臂膀的蔽蔭,行駛在綠色隧道中,看著從枝葉間灑落的陽光,成一顆顆光斑,在行駛的車上跳躍,身體也隨著輕快活潑起來,遇到開花的季節,整顆心跟著燦爛起來。二、三月南風吹起,印度紫檀黃色的花從十幾公尺高空中,如雪花般的飄落,染黃了整個路面,踩在佈滿花瓣的路上,也染上了詩人的情懷,行道樹是都市人接觸自然的一個前哨站,讓長期在水泥叢林的市民們,從麻木的生活中嗅到季節的替換。
每天在繁忙的功課及考試的壓迫下,總是令人覺得身心疲累。在這個時候打開窗戶,看著窗外的世界,美麗的木麻黃上,偶爾會有麻雀在上頭嘰嘰喳喳的嬉戲、美麗的蝴蝶在花旁採蜜或者還有來不及回家的燕子擦樹而過,這些意外的驚喜,都能在我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增添幾分色彩。在中正路及中山路上的印度紫檀常常成排的佇立在市區,在春季梅雨時節開滿金黃小花,雨中花瓣散落一地,像金黃地毯般為我們鋪路,花香四溢。夏季綠的綠蔭常遮蔽了半條馬路,在樹下稍作停留就不想走出這片綠洲了。秋天果實成熟了,乘著風去旅行,種子旁的一圈薄翅,是飛行時的法寶,圓形扁平的種子,中間稍微鼓起,像極了一個個小飛碟。至於為甚麼叫做印度紫檀,它的花黃的那麼令人印象深刻,為甚麼不叫印度黃檀呢?原因是它的木材剖開後會有紫色汁液,以實用為目的的取名法就如此稱呼了。
另外,有一種我很喜歡的樹,叫做雨豆樹,它高大的樹冠開展像一座座蔭涼的大傘,夏日經過時會忍不住在樹下佇足,粉紅色粉撲花序在雨中搖曳的嬌美姿態,讓人覺得上天特別厚愛雨豆樹,樹那麼高大雄偉,還有如此美艷動人的花,真是有點不公平!
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是讓我生活在其中能愉快、方便的一種方法,仔細觀察,重新認識這些每天從我身邊滑過的綠色精靈,它充實了我心中的渴求,也許美麗的人生,就是從這些認知開始。
(三)討論議題:
行道樹,是一個常常在眼前出現卻往往被忽視的綠色資源。根據文獻記載,早在西元一六四五年,台灣即有行道樹的栽植,也就是若保護良好,我們本應擁有樹齡達三百餘年的行道樹。然而,走遍全台,我們甚至找不到超過百年樹齡的行道樹路段。因此在自然保育或環境保護意識日漸高漲的今日,未來或將有無數的行道樹路段形成,但「種了就有」的觀念若不改變,我們將永遠無法期待新的綠色隧道再出現。
|
幸福高雄-走過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吳若瑀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浪漫高雄-24小時的深度之旅
|
作
者: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新自然主義公司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5年07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高雄,是一座山、海、河交織的城市。柴山的自然保育、洲仔溼地的生態復育、火車站的浴火重生、願景館的建構、愛河的整治、電影圖書館、歷史博物館及城市光廊的打造等。一一展現出這座友善城市曾有過得努力痕跡。浪漫高雄不僅是觀光旅遊的指南,也是作家對於高雄悸動的告白,相信這是最真實也是最感人的歷史紀錄。
(二)我的心得:
高雄是除了台北之外,全台灣第二大的都市,這本書除了介紹一些著名景點外,也記錄了高雄人共同擁有許多回憶的高雄火車站、原本污染的惡水化為清澈河水的愛河等等。其中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和最有感觸的,莫過於位在孔廟環潭路上的洲仔溼地,因為我也曾經參與過它的成長好一段時間呢!
還記得國中一年級時,在一次的因緣巧合下,參加了某一個國際組織的志工專案的活動,而我們那組所要做的就是溼地志工。但是我們那幾個國中生只聽過位於高雄縣鳥松鄉的鳥松溼地,況且這個溼地大家都知道,因此我們想做點不一樣的溼地志工觀察活動。正好我們從老師那兒聽到一個正在以生態復育為主體,而非以滿足人類觀光休憩為目的的新溼地─洲仔溼地,於是激發了我們的好奇心,去一探究竟。
在某一個星期日,我們大夥兒相約在溼地的門口,當我們正準備進去時,裡面的一位志工卻阻擋了我們,原來這塊溼地並不開放給一般大眾隨意的進出。於是老師和我們向他說明來意,希望能讓我們在這塊溼地公園裡當志工並且完成我們的研究報告,沒想到志工叔叔、阿姨們非常樂意,熱情的歡迎我們,還主動的幫我們介紹園內的景觀及成立的由來。
其實洲仔溼地這個地方原為左營第一公園的預定地,要作為民俗技藝展覽的地方,但是由於經費不足而放棄,後來由溼地聯盟於92年5月1日正式認養,並決定要來場公園革命,把公園打造出不一樣的面貌具有生命和四季變化的公園。當我們聽完解說後,就逛一下公園裡,看一下環境。我們觀察到地上有許多椰子及石榴、蓮花上有許多蜜蜂、桌椅都用原始的木頭、有石頭步道而不使用一般公園所使用的木棧道、在池裡養青魚,可消除福壽螺、將貨櫃廢物利用做成樹屋等等,這全都為了營造出近於自然的環境。其實這裡還有一項最大的目的,那就是造個大水池希望讓池塘生氣蓬勃,希望早已在高雄消失十多年的台灣水雉返鄉,成為紀錄史上最大的棲息地。
這是我曾經擁有過得美好回憶,而高雄還擁有這塊美麗的天堂。
我覺得高雄市矇矓美的,因為可以和柴山來場浪漫的早晨約會;高雄市是有藝術文化氣息的,因為有文化中心及美術館不定期的展覽可做為我們心靈的好捕手,增加內涵;高雄也是熱鬧的,有充滿神秘及活力的新崛江商場和百貨林立的三多商圈;高雄更是浪漫的,因為有最具代表性,有「東方塞納河」之稱的愛河。
高雄是我們大家的家園,在這裡擁有最美的港灣及河岸、熱情友善的人民,她也是一座水與光交錯的城市,沉浸在羅曼蒂克的氣氛裡,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愛護高雄、珍惜高雄,不要破壞她。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話,將會使高雄更美麗,甚至還可以把她發揚至國際,成為國際性的城市,與倫敦和東京並列。我們以身為高雄人為驕傲,更要為這塊土地盡一份心力,讓她更美好!
(三)討論議題:
高雄市前任市長在為這本書寫序時,曾說:「高雄市一塊璞玉。」所以可以身為國際性的城市的條件她都有,然而她現在已從璞玉變為會發亮的玉石,時常聽到有許多人希望高雄也可以成為國際舞臺上一顆閃亮的星,可是要讓夢想成真,不就應該從自己人開始嗎?卻在我們週遭看到有些從事服務工作的人員,對待外國人卻比本國人還殷勤,如果讓外國人看到,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
幸福高雄~傳說愛河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王曹榮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傳說高雄
|
作
者: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4年12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愛河歷經數年的整治,好像醒過來似的,恢復了原本的清新的面貌,不只水質變好,這條世界唯一以「愛」為名的河川,似乎比以前更加迷人、更加浪漫,也更加鞏固它在人們心中代表著高雄而具更深遠的意義。
(二)我的心得:
高雄是一個有歷史、文化的城市,必然存在著許多的傳說故事,所以許多壯麗景點背後會流傳著生動、偉大的傳說;每一條街頭巷尾,也都找得到傳說的蛛絲馬跡。初到高雄的我對於這地方非好奇,只知道風景區很美,但去過歸去過,仍對它們有一絲距離感,所我透過這本書來了解我所不知道的高雄,發現並挖掘它的美。
愛河它名字由來其實十分有趣,一九四九年有一對情侶跳河自殺,一位從台北特地南下採訪的記者,直奔高雄川邊,到河邊「愛河游船所」的遊船招牌,便誤以為「愛河」就是河川名,該名記者就以「愛河殉情」為題寫下這篇報導,而「愛河」之名也就因一個悲傷的故事與一個美麗的錯誤而傳開了。不過後來又因某些政治因素改名為「仁愛河」,多年後市議會通過,仁愛河正式改為「愛河」之名,繼續陪伴著高雄。從小就知道這城市有條美麗的河川,名字叫「愛河」,不過從小叫到大,卻不知道這個名的由來竟是有著意外插曲,並不是因為這些儷影雙雙的畫面而得名的。
這條河曾因為大量的工業廢水,使它成為了”臭水溝”,汙染嚴重到停辦端午龍舟競賽。然而從二十一世紀開始,愛河經過數年的整治,好像從塵封已久的寶箱裡醒過來似的,恢復了原本的清新面貌,不只水質變好,這條世界唯一以「愛」為名的河川,似乎比以前便加迷人、更加浪漫。兩崖綠樹如蔭,與河水相映成趣,優雅的景緻媲美歐洲名勝。當太陽升起,草上的露珠,天空的白雲,似乎愛河洗清了不少,置身其中頗能領略它的寂靜和清透的美。金色的陽光,緩緩撒向這柔美的河。夜幕低垂,晚風徐徐,此刻坐上船遊愛河,船載著民眾期待的心航行在平靜的愛河上,緩緩地穿過燈光裝飾得各具特色的船,沿河聽到的除了輕柔的水聲,還有陣陣的驚嘆聲。
愛河的美,美到好似已找不出更好的文句去形容。不過了解了愛河,卻使我了解高雄的美,雖然愛河面貌不斷轉變,但它的浪漫風情卻不曾褪去,這條以「愛」為名的河,正匯聚更多的愛意,寧謐地向前流去。相信到過愛河的人,不但會被它所散發出來內外皆美的自然氣息打動,更想再親近它。從現在起,愛河不僅存在高雄人的記憶裡,凡是到過高雄的人,未來的記憶裡都會有愛河的身影。正如我從小一提到高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愛河,所以我特別閱讀了關於愛河的歷史,因為要了解一個美景或事物,得從其歷史開始,這樣才能更認識它。更了解它。雖然我是「異鄉客
」來高雄讀書的,不過單從愛河的美,就使我深深的愛上了高雄,我相信愛河會越來越美好,高雄也會成為一個模範城市。
傳說就像一面鏡子,當我聽著、讀著這些故事的時候,我又發現了高雄另一層的面貌~充滿了自然野趣、富有冒險精神,並且有著聰穎頭腦與溫暖人情,我們欣賞它的美,透過這本書深入了解它。
(三)問題討論:
這條美好的河川,還可以繼續下去嗎?會不會因人們無止盡的欲望而破壞了它嗎?如何保護它,讓它永遠都是充滿愛的河?
|
高雄我愛你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宋亞婷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愛我高雄-高雄市國民小學鄉土教材
|
作
者:
|
羅文基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
|
出版年月:
|
1998年6月
|
版
次:
|
三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書中總共包含了三個部分來介紹高雄,有敘述開發過程及各區特色的「緬懷祖先的足跡」,他將高雄各個地區的名稱由來和特色大略的簡介一遍;第二部分是介紹現有各種自然、人文景觀及建設的「珍惜我們所擁有」,還有最後依不分的描繪港都遠景的「展望高雄的未來」。
(二)我的心得:
前幾天家中在大掃除,本來只是抱持著好奇的心態把這本書給發掘出來,沒想到不禁意的將其中的一篇小文章給看過之後,我對這本書的印象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改變,沒想到在國小的鄉土教材課本中可以發現那麼多有趣的東西,像是楠梓地區的命名是怎麼出來的,或是高雄十條道路命名背後的意義……等,許多我以前沒有深思熟慮過的問題,這本書的精闢分析將我之前抱持了十五年的疑問給一掃而空,他更大大的改變了我曾經對高雄的刻板印象。
因為家住在楠梓區所以我對於有關楠梓的部分用力的讀過一遍,原來是因為之前的楠木而有了這個名字的,整本書中因為穿插了一些生動的插圖,因此不會顯的枯燥乏味,每個地區的簡介都只有四十到五十字的篇幅,所以讀起來不會很累人,反倒令人回味無窮的想繼續翻頁,像著了魔般的無法自拔。
說到高雄就令我想到高雄著名的十條街啦,書中詳細的解釋了每條道路後面所擁有的涵義,看了解釋之後,這些道路代表著大家對未來的期許和鼓勵,我想下次當我經過其中任何一條道路時,我能夠篤定的說出這些道路背後的涵義,不用在被外地的人給問倒啦!對於高雄的生態環境,例如壽山,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聯想到台灣獼猴吧!台灣獼猴是台灣的保育類動物也是高雄壽山的特產之一,但壽山不僅彌猴群很有名還有一個著名的鐘乳石洞,因為裡面有一尊形似觀音塑像的石筍,使得壽山吸引許多人前來觀看的人潮絡繹不絕。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介紹是左營的春秋閣和蓮池潭,看這出中的簡介我有想仔細看一遍塔的衝動,書中將春秋閣的龍虎塔比喻的活靈活現,再加上書本上的精美插畫,彷彿他們正矗立在我面前,我暗自懷疑,這真的就是我之前去過的那個龍虎塔嗎?為什麼以前我都沒有這樣的感覺呢?或許,這是這本書給我的魔力吧!他讓我重新品味了春秋閣的樣貌,也讓我改變曾經對春秋閣的印象。
最令我驚訝的是,原來高雄市捷運在那麼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規劃了,而現在已經真的實現這個願望了,坐在捷運裡面我不禁感慨一項交通運輸的重大工程是如此耗費時間,還有曾經會讓路人掩鼻而過的愛河,在幾任市長的努力整治和維護下,愛河就像換了一件乾淨的衣服,現在的河岸旁還有街頭音樂可以欣賞,大家也敢在河岸旁漫步了,看完整本書之後,我覺得他帶著我去遊玩高雄一圈了,這本書對於想認識高雄的人有很大的助益,是本不可或缺的最佳讀物。
(三)問題討論:
在南星計畫之中,高雄增長出了許多海埔新生地,或許現在的防護措施很穩固,但過了幾百年之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而當這件事情發生的時侯,我們該怎麼善後處理呢?
|
看見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吳佩穎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看見高雄人
|
作
者:
|
柯金儀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06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看見高雄人」就像是一張城市地圖,藉由不同領域的人群,讓我們遊歷這座城市的驚奇,從這裡,可以看見高雄人的過去、現在、未來。藉由許多不同職業、種類的人,發表對於高雄的意見,讓我們可以客觀的去看高雄這個城市,也讓我們了解到高雄是如何從一個小小漁村,發展到現在的世界貿易港口。這是一本敘述高雄歷史及現代的一本書,也是一本讓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高雄的好書。
(二)我的心得:
我出生在台北,幼稚園時才搬來高雄,每天每天都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沒有關心四周,也沒有關心我所居住的高雄,總是覺得高雄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大城市,直到我看到「看見高雄人」這本書,我才知道高雄其實有很多很漂亮的地方,也有很多值得我去研究的歷史。高雄,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的一個大城市,從一個小小的漁村,發展成世界貿易的窗口,經過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產業升級,才形成今日的高雄,然而我卻沒有好好的看看我所居住的這一片土地,在「看見高雄人」這本書中,藉由許多不同種類的人對於高雄的看法,讓我看見了高雄,也重新認識了高雄。
高雄舊稱打狗是源於馬卡道人的語言,原意是一片竹林的意思。現在的政府越來越重視原住民族群,高雄當然也不例外,高雄的原住民委員會努力的幫助高雄的原住民,讓他們學習傳統的織布及琉璃珠的製作,讓他們保有特色,也學會專門的技術可以開店賺錢過生活,這何嘗不是一舉兩得的方法呢?
柴山、愛河、西子灣、蓮池潭在高雄,自古以來就是文人爭相吟誦的地景,也留下許多美麗的詩篇。這些地方我都曾去過,但是卻沒有好好的看看這些地方的景色,看完這本書之後,當我再度到達這些地方時,感覺整個大大的不同,彷彿我從來沒有來過一般,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也看到了屬於高雄的美。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蓮池潭,在我小的時後,爸爸常常帶全家人到蓮池潭去欣賞風景,那裡也有讓小朋友玩樂的地方,還記得那時的我常常吵著爸爸要玩開小車,即便現在已經是高中生了,卻還念念不忘那時候開著小車的心情,雖然現在到蓮池潭已經不能開小車了,但是看著蓮池潭的風景,讓我感觸良多,這裡是我生活了10年的土地,到現在我才學會好好的看著它,欣賞它的美,雖然如此,但是至少我看到了。有許多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即使住了一輩子,都沒有好好的欣賞這個城市,當然也不會發現高雄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城市,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
在高雄,我感到最溫暖的就是高雄人的熱情,不管到高雄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感受到高雄人源源不斷的熱情。記得有一次,我去逛高雄最有名的年貨大街──三鳳中街,熱情的店家一直請我試吃東西,結果我都還沒有買任何東西就已經先填飽肚子了,這讓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所以就買了大包小包的年貨回家,雖然花了些許的錢,但是讓我感受到這溫暖的熱情,我想是值得的。
自從來到高雄,每當假日早上我睜開眼看到暖暖的陽光時,總會不自覺的想要走出我的家門,去欣賞這個充滿陽光、充滿熱情、充滿美好的城市,高雄這麼大,還有很多值得我去欣賞但我還沒有走過的地方,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希望我能用我的這雙腳,走遍高雄,讓高雄的美一個地方都留下我的腳印。
(三)討論議題:
現在的人生活繁忙,每天都要上學、上班,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很少有人可以走出家門,走出辦公室,走出學校,看看高雄有多麼的美好,這是我們都還需要努力的地方,我們要努力的讓高雄變成一個更吸引人的城市,一個讓所有的人都會忍不住想要好好的欣賞的城市,怎麼做才是最有效率的呢?
|
卓越城市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謝依庭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最愛高雄•八年蛻變
|
作
者:
|
王時思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在改造愛河期間,政府在愛河流域所展現的,是河川整治、沿岸景觀改變、生態景觀復育,也讓愛河兩旁飄起咖啡、文化的氣息,屬於高雄市民的幸福新主張。要塑造高雄新願景、開創高雄新價值的關鍵時刻,最需要的就是要大步跨上國際舞台,贏得世界的目光!每一天在街道上行走、停留的時間,更在日常生活中佔了相當重要的部份,原本黯淡無光的步道,在推動下漸漸點亮,並可以邀請在地藝術家以家人的思維、藝術的手法去打造而成。無論是城市空間或文化觀點,高雄都展現了樸實與奔放的多元特質。
(二)我的心得:
現今的高雄是人人都羨慕的海洋之都,雖然很久以前的高雄被稱為文化沙漠,但這個名詞已漸漸被遺忘,因為整個大高雄市的各項建設正在快速蓬勃的發展,也營造出高雄特有的港都文化。例如:捷運、三鐵共構、小巨蛋、愛河、城市光廊、海洋之星、真愛碼頭、光榮碼頭、打狗英國領事館、左營舊城、蓮池潭……等等;從許多的地方皆可看出港都的文化與現代化城市的氣息。高雄是一個美麗的港灣都市,擁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特殊:山、河、海交錯使它擁有綺麗的風光。加上近幾年來積極的港口工程建設,造就了高雄成為人人稱羨的海洋首都,更凝聚了我們高雄人的熱情與活力!
愛河為高雄市的生命之河,原來的愛河為一條臭水溝,所有的家庭、工業廢水皆排放往愛河,水質混濁不清,不時還飄來陣陣惡臭,讓我每次經過愛河時都緊捏著鼻子快步走過,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但經過長期下水道工程的整治與截流,現在的愛河不但可以在河畔悠閒自在的喝咖啡,還成為欣賞街頭藝人展現藝術與活力的地方。愛河成功的整治,不僅吸引了許許多多的觀光客,也讓整個高雄市民的更有向心力,對高雄城市的認同感也大幅提升。城市光廊結合了以光為主題的公共藝術品,使從前到了夜晚便顯得漆黑黝暗的路段,現在卻成了高雄市最光亮的區域,將夜晚點綴得讓人身在其中如痴如醉,漫步在城市光廊,悠揚的藍調音樂陪伴著我們享受一個美麗的夜晚,更可感受到高雄原來是這樣的美麗。
我覺得高雄是個人情味很重的地方,人人各個熱情好客!當要問路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幫助你,指引你找出正確的路線;當家中有事或外出時,左鄰右舍會互相幫忙照顧;或是當我們到市集採購時,有時老闆還會給些折扣優惠呢!人情味通常表現在人們遇到困難時,正所謂的患難見真情。然而在北部就感受不到那麼濃厚的人情味,或許是因為台北有太多外來的人口吧!,加上大都市生活擁有高度的便利及最快捷的資訊,使得人與人之間卻是疏離、冷漠的,所以讓人感受不到那份情感吧!
高雄經過了長時間慢慢的累積,建設工程一點一滴在建造實施,昔日髒亂的愛河非但整治出原來那清澈的水質,更憑添美麗的風貌,再創愛河的風華!為了2009的世界運動會,高雄市的道路也做了大幅的改變,例如:路燈改變成為節約能源的太陽能路燈、路標與路牌加上英文字樣、已荒廢的土地美化成為一塊塊綠油油的青翠綠地或公園、規劃了腳踏車騎乘的專有路線等等,儘管這些工程耗時又耗工,但每個高雄市民在享受著這些美好的成果時,更能以高雄市民為傲。目前還有建設正在不停的動工當中,當捷運和小巨蛋完工之後,相信整個高雄都能成為邁向國際世界的一大步,成為最閃耀的一座城市!我以身為高雄市民為榮!
(三)問題討論:
高雄經過一步一步慢慢的改造,而我們享受這美好的成果時,是否也產生了一些對環境破壞的衝擊呢?
|
高雄:把愛找回來!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沈家羽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水岸花香─海洋博覽繪
|
作
者:
|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
出版年月:
|
2006年3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水岸花香顧名思義介紹了高雄大大小小的河、海岸風光,由於高雄是一個與海為鄰的港灣城市,在高雄發展的過程中,海洋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但面對二十一世紀全球化的發展,高雄市港勢必透過產業轉型和港區再造,讓有國際貿易雙港光環的高雄以港灣城市之姿,在全球佈局上佔有一席之地。水岸花香正是從產業藝文博物館的論述脫胎換骨而來,以漫畫圖文的方式表達高雄市政府再進幾年來,針對港邊場域的景觀營造、產業資源和歷史情境作一調查與整合,讓海岸景觀除了硬體的營造外同時也傳達文化、歷史及未來願景的論述,甚至把傳說的趣味性融入遊憩的場域中,也對高雄市港發展的脈絡有更深刻的認識。百年來高雄從一個小漁村透過海上貿易、遠洋漁業在全球航線上南征北討,蓄積了上一個百年的歷史能量積蓄後的此刻,高雄已逐漸摸索出一條追尋永續發展及幸福生活的道路,在河、海交織的水岸,高雄人一代又一代編織著屬於自己的海洋之夢。
(二)我的心得:
其實一開始會選擇閱讀這本書的動機很簡單卻也很特別,不只是因為它是以人物漫畫的方式引領著我們去探索高雄的美,最大的因素就是這本書的繪圖者正是我二叔,綜合上述我自然二話不說地踏上我的閱讀之旅。
這本書一開始介紹了高雄的愛河河畔,它馬上替我上了一課,其實愛河是不能稱為「河」的,唯有富航運價值的河川才能稱河,故以前的愛河人稱——高雄川;每一個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河流流經其中,就如同閱讀一般總讓人有一番「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感動。它也同時也讓我有了一層領悟,當我們和朋友討論著各景點、名勝時或許我們都可以說出它們的特色、讚歎他們的壯麗宏偉,但反觀高雄,又有幾個人能夠對高雄的美如數家珍呢?高雄,我們生長的土地;高雄,我們茁壯的家園,卻反而很少人願意真的去了解並保護我們唯一的高雄,往往捨近求遠。這本書是幫助我了解高雄的啟蒙老師,經由人物間生動的對話讓我明白高雄各地的歷史足跡和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珍貴資產,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和有情的眼光去看這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天地,方能有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奇異感受。
從這本書所看到的高雄是包羅萬象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介紹前鎮漁港的部分,因為我的家人是生魚片的愛好者,也常為了一償大啖黑鮪魚的宿願遠到東港,所以從來不知道高雄也捕得到黑鮪魚,還有原來章魚等軟體動物在高雄也有一段因民智未開而產生的一段趣聞喔!書中不僅詳細地記載了高雄的背景、台鋁、中鋼等產業還包括了高雄未來的前景,有趣的交代方式讓我有想學習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衝動,渴望親自去揭開書中地點的神秘面紗,也因此我遊了一趟新光碼頭,才發現以往的荒土已成黃金,成為一片有觀光、航運價值的休閒新樂園,想到旗津吃新鮮的烤小卷已不一定得通過過港隧道或西子灣渡輪了,浪漫的真愛碼頭也是新光渡輪的行程之一,再加上逐漸開通的捷運才發現,交通在高雄已是四通八達。走過才能發現不同,萬物皆因了解而偉大,因偉大而珍惜,而懂得珍惜就是締造幸福的開端。
高雄真的是個有歷史、有文化、可休閒、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想登山,便有穩固的柴山登山步道;想看海,有繁華的新光碼頭為你製造浪漫;想休閒喝咖啡,有愛河的咖啡廳供你享受微風;想欣賞名勝古蹟,有旗津、楠梓可供選擇感受懷古心情;想觀賞各種表演,有文化中心供你遊一趟知性之旅;想一窺夜市光彩也有六合觀光夜市和你分享夜晚的光亮。唉!美得眩目的高雄啊!
我們可愛的高雄要用雙眼去探索、用雙耳去聆聽,更應該用雙手去維護,愛河因我們的維護而回復青春,柴山因我們的維護得以乾淨如昔,讓全世界發現高雄,用心和眼觀察高雄,和高雄做朋友,把高雄的真、高雄的善、高雄的美和高雄人的人情味介紹給所有人,讓大家和我們一起檢視、欣賞、認同並讚美高雄,高雄的美由我們去發現,守護我們的唯一——高雄。
(三)討論議題:
1、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工商業的日益發達,人們的疏離感卻不減反增,不知是否因此當年那因感謝水牛的辛勞而不吃牛肉、珍惜土地的農業社會已不復見,我想人們會逐漸遺忘感恩和珍惜大概是因為失去了對土地的認同感的緣故吧!身為同受這片土地恩澤和孕育的我們該如何為台灣加油呢?
2、不知是錯覺與否,身處其中的我總覺得高雄這個以往繁華的港市似乎已漸漸緩下了跟隨世界前行的腳步,慢慢的落於其他新興城市之後,要如何才能再讓高雄發光發熱,讓所有人重視高雄呢?
|
幸福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賴彥宏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高雄市民手冊
|
作
者:
|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
|
出版年月:
|
2008年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高雄市民手冊」終於出爐了,此手冊分為十二個單元,內容包含交通資訊、警政消防、衛生保健,其中我最喜歡的章節是「城市導覽篇」,因為高雄的景點本來就得天獨厚,再加上這幾年政府又大力營造,舉凡愛河的浪漫、六合夜市的熱情、西子灣的餘暉,都令我心醉神迷。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書即提供了相當完善的資訊,除了地址、電話、開放時間之外,更整本彩色印刷並附有全彩的圖片,並獨立各章節以便民眾查閱,此書可謂居家旅行、機關查詢的必備良書。
(二)我的心得:
高雄是一個水岸花香與世界接軌的城市,不僅結合了現代科技且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古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為了親身體驗高雄的景點,我參考由高雄市政府發行的「高雄市民手冊」作為我的行前準備。
我和高雄的第一場邂逅位於西子灣的「前清英國打狗領事館」,陳列各種台灣近代涉外關係的史料和文物。其地下室是英國囚禁犯人的地牢,牢裡不僅漆黑且帶有幾分陰森肅殺的氣氛,和從館外眺望的海岸美景簡直是天差地別,光想到這種地牢,相信沒有人敢做虧心事了,此行不僅增廣見聞且帶來了一種警世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嗎?「蓮池潭風景區」的龍虎雙塔,建築不僅美輪美奐,龍虎隧道更是給我ㄧ種極震撼的藝術視覺饕宴,360度的壁畫搜羅了傳統的天堂與地獄,上刀山、下油鍋再也不是想像,而是近在呎尺間的手工壁畫。十八層地獄所描繪的景象,提醒我們「舉頭三尺有神明」,而其中二十四孝的傳說故事裡幼羊都可以跪乳,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更應在日常生活中奉行偉大的孝道。
「六合夜市」可說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知名景點。往往朋友們三五成群,帶著既興奮又飢餓的心情前往。夜市裡除了人聲鼎沸外,也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遊覽,夜市裡有吃有玩,更是各方珍饈的集散地。每至黃昏,蟄伏已久的各式小吃便傾巢而出,把整個六合夜市妝點得熱鬧非凡,各式叫賣聲此起彼落,小吃的種類不僅五花八門且與四時配合,其中真意可謂:「春有湯圓、夏有愛玉、秋有烤肉、冬有魚湯。」當然此真意是僅供參考,遊客們可擇其所好、各取所需,好好的供奉自己的五臟廟。看著老闆們用心招待來自各方的遊客,暖暖的人情味加上濃濃的飯菜香,相信六合夜市必定成為遊客心目中高雄的閃耀點。
既然河和海是同源的,那麼愛河和港都高雄的關係必定是密不可分的。傍晚時分,走在愛河旁,徐徐的涼風把我的臉輕拂得舒爽極了,母親牽著我的手,一臉欣慰的說:「以前愛河好比一條臭水溝,河道中充斥著各種垃圾,大家對愛河往往存著退避三舍的心理。」母親在河邊的咖啡攤坐下並點了一杯香濃的咖啡,我想她點的不只是ㄧ杯咖啡,愛河似乎也同時幫她點上了感性的音樂及精采絕倫的街頭表演,這是難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閒」。隨著夜晚的壓境,燈光點妝了披著夜色的愛河,為了更親近它的美,我們登上了「愛之船」,從船艙向外析賞,那河岸風光更是美不勝收,讓我的心不禁大嘆:「高雄,真的好美!」
景點雖美,但仍需由我們實際的去體驗,隨著高雄捷運的通車,我們想ㄧ親高雄之美也更加容易了。其實高雄不僅是科技、文化的巨擘,了解高雄後,更能發現高雄集交通、警政、文教、衛生之大成,希望大家都能來拜訪、親近這美麗的幸福高雄!
(三)問題討論:
隨著2009世運的到來,港都高雄終於能站上國際舞台盡情閃耀,其中必定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造訪高雄的外國朋友,除了介紹他們參閱市民手冊完整了解各項資訊,是否能有其他好方法,例如加強訓練專業翻譯解說員及規劃完整導覽路線使遊客們更能盡情體驗高雄之美?
|
高雄最幸福的時代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陳怡璇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最愛高雄八年蛻變
|
作
者:
|
王時思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桃花心木在春天落葉,為街道鋪上金黃地毯,說來真不可思議,幾年前走過這裡,還是一面陳舊的牆,一塊荒地,或一群老房子。短短幾年,我們手中這張城市散步地圖上,卻是生日公園,自來水公園,藝術光廊和城市大道,在尚未更新的版本上,似乎隨時會有迸發出來的可能性。(34頁)
(二)我的心得:
在這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城市莫過於位於台灣南部的高雄,雖然高雄沒有法國巴黎的浪漫與時尚,也沒有日本東京的進步與繁華,但高雄有我最有意義的回憶和記憶,那是任何一個都市也不能取代的。
我從一出生就居住在高雄,算算也有差不多十六年的時間與它共同呼吸著,最令我感到驕傲的是高雄在這近幾年的時間裡迅速進步,還記得以前在隨處的十字路口就可輕易看見垃圾堆積在一旁,但經過政府的宣導和取締,高雄已變成垃圾不落地的大城市,高雄不僅環境乾淨了,連許多著名的風景區都重新改建,如高雄市立文話中心在這幾年迅速蛻變,圍牆打掉令整個文化中心的視野加大許多,在週休其間更有好多藝術攤販叫做”藝術市集”裡頭賣的都是富有創意和特色的小東西,有時也會有街頭藝人表演,好不熱鬧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儼然已是高雄市民不可或缺的最佳休閒去處。
雖然高雄著名的地點多到數不完,如:美術館附近的街道、蓮池潭都有左營萬年祭的熱鬧場面、鳥語花香的壽山……等。但我最喜歡最喜歡的莫過於最令高雄驕傲的愛河了。還記得小時後爸爸在上班,我們在家無聊,媽媽便會騎著一台小小的摩托車帶著三個”千金”去鹽城區玩。沿途總會經過愛河,可是那時愛河的水有些臭味且沿岸風光也沒有特別的不一樣,以至於人煙稀少,但時間的過去換來的是愛河的開發和美麗。到週休假期時我總喜歡和家人一同到高雄愛河旁來散步,我真要說愛河是在我心中最美最美的一條河川了,在夜晚時沿岸旁的樹木總會垂掛些絢爛的串燈來襯托愛河的美,燈光映照在愛河的水波上,隨著水流輕盈的搖晃著,就像廣大的星空中那幾顆耀眼貴氣的星星在對你發光呢!我總喜歡在享受夜的華麗寧靜時,跟家人買杯咖啡坐下來好好的喝,我總是會期待著今天愛河的街頭藝人有哪些?有拉著二胡的老翁、唱個日本古歌的二人組、替人畫畫的藝術家……等。但其中最讓我和我媽喜歡的是一為留有滿臉鬍子氣質出眾的歌手,媽媽總會被他的歌聲所吸引然後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我本來是不喜歡聽老歌的,但是被他這麼一唱,心頭也不自覺麻麻的,好像我是個歷經風霜的人間老人正在回憶往事呢!從以前的門可羅雀到今日的人潮擁擠,愛河的成功人人看的見,感受的到。愛河有著一種高雄獨特的美獨特的真,也許這就是我迷戀它的原因吧!
高雄在這短短的幾年中以驚人的速度迅速進步,不僅整個市區街道美麗又乾淨,更有全東南亞最大的購物中心呢!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即將在今年完工的捷運,到時捷運的便利交通,必定會使高雄更加的進步更加的繁華。能夠居住在高雄真是最幸福的事。
(三)問題討論:
如何能在不破壞環境的前題下,使高雄更進步更繁榮?
|
精采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高楹芷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最愛高雄八年蛻變
|
作
者:
|
王時思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
出版年月:
|
2006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海洋城市-高雄,透過河川整治、水岸轉型開發及城市美學營造,使高雄市蛻變成為美麗、友善、充滿陽光與熱情的水岸城市。在這樣一個行塑高雄新願景、創造高雄新價值的關鍵時刻,高雄最需要的就是大步跨上國際舞台,贏得世界的目光,藉由參與及舉辦國際性活動活化國際行銷,讓高雄走出去、讓世界走進來!高雄的海洋門戶已然為世界敞開、更豐盛的城市饗宴正在等著你來分享、也許是高雄燈會、也許是世界運動會,讓我們期待彼此心靈交會的再次相遇!(摘錄自第164、165頁)
(二)我的心得:
我所居住的高雄,這些年來有很大的變化,在許許多多的地方都能令人感覺到高雄煥然一新。像是曾經令人因為臭味而不敢靠近的愛河,現今卻成了高雄人平常休閒活的地點,以往的自來水總是有一股讓人難已下嚥的味道,但一年一年污水處理的進步,現今高雄人在也不用麻煩的去加水站提水。在這些變化當中,還加入了許多讓高雄這一個港都城是發亮起來的景點,漸漸的,高雄慢慢踏上了國際旅程。例如許多年輕人活動的城市光廊,它原本是一個治安死角、讓人不注意的地方,但在幾年前,它卻亮了起來,政府把這個城市的一角點亮了,讓高雄增加了一點點的文藝氣質。還有不久前所蓋好的夢時代一間大型的購物廣場,它讓我見識到原來購物廣場能這麼多變,那裡有一個叫做高雄之眼的摩天輪,它的發亮,讓高雄的商機正在攀升中。
我們的高雄也將要有纜車了,這一座纜車是要讓大家方便去旗津的交通運輸工具,以後我們去旗津也可以透過這一個管道了。我們的高雄也要擁有一個巨蛋了,巨蛋蓋好之後,一定會有很多大型表演在高雄舉行,我在期待,所以我認為高雄一定會越來越發亮。
我生長在一個懂得生活的家庭,假日的晚上,只要爸爸有空,就會帶著全家人去西子灣附近喝個咖啡,在晴朗的星空下,坐在乾淨的海邊,喝著咖啡,有著家人的陪伴,有時還會有大型貨櫃船從我們面前經過,我覺得這是一種幸福,是一種只有在高雄才能體會的幸福,因為我們是高雄人,擁有在高雄幸福的驕傲。除了西子灣,爸爸還會帶我們去蓮池潭、愛河、旗津逛逛,但是幾乎都是晚上的時候去,因為這些地點在晚上,都會發亮,而且很漂亮、很美麗,這段時間,我認識了晚上的高雄,在黑暗中發亮的高雄。
高雄越來越進步了,在最近有一個我很期待的交通設施,那就是高雄捷運,每次過年回台北,我總是很羨慕他們有很便利的捷運,總是可以坐著捷運到處玩玩,交通的捷運可以讓我們方便的認識高雄每一個地方。而且我們可以快速到達我們要去的地點,節省很多時間,而且每一個捷運站的設計,都有很大的特色。捷運的紅、橘路線,有一個交接的捷運站,那一個捷運站真的很大很漂亮,很有特色,就連在台北,我也還沒看過這種建築的捷運站。我期待,高雄會越來越棒,會在全世界發光發熱,會在往後的每一年之中有不同的進步,會在全世界一年一年的提高層次,成為一個國際都市。
(三)問題討論:
當高雄一步一步快速的進步當中,人民是否該好好想想:如何維護這塊讓我們幸福的所在地?
|
幸福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鄧琇芸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綠光印象-小葉欖仁
|
作
者:
|
路寒袖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出版年月:
|
2006年9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介紹:
藉由敘述小葉欖仁讓人感到快樂、幸福的感覺來襯托對高雄的喜歡之感。在所有文章裡小葉欖仁的不同姿態的描繪中,無一不是給人新鮮的感覺,也讓人驚豔這樣一棵看似平凡的樹,卻在仔細的觀察領會中顯示不凡。
綠光印象-小葉欖仁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三十多位作家的作品,在他們筆下的小葉欖仁以多變的樣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敘述他們和小葉欖仁的邂逅、心中對這種樹木的情感以及小葉欖仁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有多特別,情感真摯而容易打動人心。
(二)我的心得:
近來小葉欖仁是行道樹的熱門樹種,在各個街道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我也時常看見它佇立在街道中為人們遮蔽陽光風雨,在它層次分明的樹枝中,我看見不同於其他樹種、只屬於它的獨特風采。
相較於其他以花爭艷的植物,小葉欖仁的花平凡無奇並隱藏在同樣是翠綠的葉子叢中,無法像其他色彩鮮豔多變的花一樣讓人欣賞它,然而它卻還可以吸引這些大眾的目光,表示它有其他的優點-層次分明、層層上疊的樹枝、小巧玲瓏的葉片以及四季呈現的相異美感。
春季,新芽剛剛發出,一點一點翠綠的小芽將整棵樹點綴,散發出的一種清新婉約之感。夏季,艷陽高照,在向四面八方生長的樹枝上面積小的葉片緊密相疊,外形像一把大傘的它只留下隙縫讓陽光透下,貼心的幫人遮陽。秋、冬之際,它的葉子也差不多都掉光了,樹枝顯得清晰異常,再加秋天看來更高的天空陪襯,多了幾分瀟灑蕭瑟之情。這些小葉欖仁的不同面貌都是這許多作者有目共睹的,看了之後我對小葉欖仁也多了幾分興趣。
看過這本書後,不管是走在路上、騎腳踏車或是坐在車子裡,我會特別去留意那些樹是不是我所認識的小葉欖仁,更細心的去觀察樹的型態,不論它是不是。當然也會看見小葉欖仁,而看見的結論就印證了書上的描寫,而這是我過去不曾有的,記得當下的那種新奇感和感動,終於我也有像許多書中的情節一般,和特別的對象有一次異於其他人的邂逅,而這就是屬於我的經歷,讓我覺得不可思議而神奇的經歷。作夢也沒想過一本不起眼的書能影響我這麼深。
要說代表高雄我們當然都想到愛河,過去臭氣熏天的河川在整治下已逐漸恢以前的樣貌。對於這樣的改善,我曾覺得驚訝,卻沒有感覺驕傲或是狂喜。另外還有在夜晚時會五彩繽紛的顏色的城市光廊,那是個散步的好地方,相信也是情侶約會的好地點。在遇見小葉欖仁前,我認為高雄最好最美的地方就是城市光廊,連愛河也比不上,只是現在我認為有許多小葉欖仁的高美館何嘗不好?一列列的小葉欖仁整齊的站在路邊為人遮陽,為人欣賞,形狀圓潤合諧的它也有另一種魅力,況且看綠色的植物也能保護我們的眼。
不一定只有美術館才有小葉欖仁,高雄許多路上都有種植,它們一直都佇立在那裡,只是我們的生活都太忙碌了,都是匆匆去上班上課,然後再匆匆回家,所有人都匆匆度過每一天,沒有時間停下來欣賞,我也是一般,所以這本書是使我獲益良多的吧!會利用一點少少的時間去看。況且我們不是從小就被教導要多多觀察嗎?從看了書,有了實際作為,我才發現其實觀察並不很難的。
綠光印象雖然不是很熱門的書,但每篇散文都是真情流露,感情純摯,透過閱讀我看見每個作家眼中不一樣卻都可愛的小葉欖仁,因為知道小葉欖仁的存在我也有了不一樣的寶貴經驗。
(三)問題討論:
在臺灣還有許多和小葉欖仁一樣,雖不是原生種卻也受到人們的喜愛,在生活上什麼樣的植物讓人感到放鬆?什麼樣的小事物讓人感到窩心?相信有人也曾擁有這樣的感觸與經驗,也可以回想什麼樣的東西足以代表幸福,足以代表個人以及喜歡居住的城市。
|
幸福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徐常齡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散文高雄
|
作
者:
|
路寒袖等著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晨星
|
出版年月:
|
2007年12月
|
版
次:
|
第二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挖掘了十一道礦坑,深入高雄的人文底層,以窺探高雄閃熠的寶藏。
寬闊得道路、無雲得晴空、森綠的行道樹、人聲鼎沸的六合夜市、蒙上一層咖啡香的愛河、沉進在人潮中的夢時代......幸福的高雄。
(二)我的心得:
橙紅色得花瓣,包覆著柔軟的棉絮,點綴在夏季的炎熱街頭,細柔的棉絮,飄散在空中,為高雄的溽暑撒落一陣輕盈的白雪。木棉花,象徵高雄市民的絲絲溫柔。
原本應該寬敞得街道,被各式各樣的攤販佔據,雜亂的氣為充斥在四周,考驗著人們的嗅覺。滿耳的喧鬧聲擾亂著注意力和焦點,催促著蓄勢待發的慾望。摩頂放踵的接觸感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這就是六合夜市。在科技化的時代裡,人們最欠缺的就是互動,這並不是冷漠的信用卡交易,而是熱絡的傳達人情溫暖,與百貨公司相比,帶點髒亂的夜市卻總是多了一種熱情的氛圍。六合夜市,使高雄幸福加溫。
小時候出門兜風,會奮力的用小手將車窗打開,享受微風輕拍臉頰的暢快感,幸福的的神彩洋溢在嘴角間,但隨即又「奮力」的將車窗關緊。前後兩次那「奮力」的表情與心情大大不同,原因就在愛河。過愛河那微風輕輕一拂,臉上神情也大大不同,眉頭一蹙,鼻頭一皺,嘴角一沉,臭味也迅速蔓延。過去的愛河與「名副其實」這句成語猶如平行線一般「永不交集」;現今的愛河與「實至名歸」這句成語呈現密不可分得關係。經過整治的愛河讓不愉快的味道蒙上一層咖啡香,不討喜的景觀換上華麗的禮服,現今,恐怕「永浴愛河」以不成難事!愛河,使高雄幸福進步。
橫臥在灰色大地上的一尾鯨魚,色彩班斕的鱗片在黑暗中大放異彩─夢時代,渴望三通的夢想號。魚貫而入的人群用好奇的眼神參觀魚腹裡琳瑯滿目的部門,夢時代使高雄打開眼界,雖然沒有一零一直衝雲霄的霸氣,但與一零一相比,夢時代多了份寬容,多了份雅量。夢時代,使高雄幸福發光發熱。
高雄的季節稱不上「四季」,因為四季如夏,但這一成不變的季節卻也造就了高雄人開朗樂觀的陽光個性,不同於霪雨霏霏而造成的陰鬱性格。高雄太陽外表毒辣,但溫柔的內在也深深的溫暖每個人的心房,這樣的季節使高雄人幸福,也使高雄幸福烙印人心。
(三)問題討論:
高雄,台灣的瑰寶,陽光潑灑在這片淨土上,使所有事物變得璀璨,就如同鑽石一般從每片解裡面映照出七彩色光。跟著他呼吸,感受他的脈動,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茁壯、成長,這是讓我幸福滿滿的......高雄。
高雄,為何你可以讓人這樣幸福?
|
俺ㄟ寶地-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陳姿穎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散文高雄
|
作
者:
|
路寒袖等著。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晨星出版社
|
出版年月:
|
2007年12月24日
|
版
次:
|
第二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十一位作家對十一個區域撰寫高雄,就像挖掘十一到礦坑,深入高雄美麗的底層,窺探著高雄人文閃爍寶藏。「散文高雄」此書由十一位土生土長的作家共同編輯而成,由作家們的眼中看的進是相異的高雄,正呼應此多元的城市特質。
﹙二﹚我的心得:
用心去閱讀每一篇文章,才真正體會到高雄的美麗,身為高雄人的幸福與驕傲,隨著文章刻畫下高雄的點點滴滴,勾起我璀璨亮麗的童年回憶。
依稀記得,光著腳丫像螃蟹一般的橫走過阡陌田埂、一艘艘船隻所停留的高雄港和充滿新奇的藝術氣氛的城市光廊正是迎接我的出生地-「高雄」。我的出生地正位於鼓山、左營、三民的交叉處,在我還安穩的躺在媽媽懷抱時,我的心就已經緊密的與高雄有深深的牽絆,因為-「高雄」是我的故鄉。離家不到一百公尺處,曾是一片綠油油而廣大的水田,好懷念,在我小時的記憶中,阿嬤用她曾和泥土、央苗為舞的雙手牽著我的小手一起走到田中央,並用雙腳觸碰著這溫暖的大地,阿嬤告訴我:「高雄ㄟ土,就是俺ㄟ囝仔。」我之所以對水田映像特別深刻,是因為每當我上學途中經過水田時,總會望一下辛苦早起而已經埋在水田中央的阿伯、阿嬤,真懷疑為什麼他們能起的比太陽公公還早,長大後,才瞭解到阿嬤說這句話的道理。如今,水田已經變成由平坦的柏油陸、高聳的住屋和親子公園所組合而成的「農十六」,雖然,屋前的田地,物換星移,我還是記得阿嬤的這句話:「高雄ㄟ土,就是俺ㄟ囝仔。」。
我住的地方偏鼓山,它是一個依山傍水的自然寶地,作者認為柴山就是高雄,
柴山與山下的城市文明緊密相連,如此一人文一自然的連體嬰關係,早早命定,不可分割了,遠眺柴山,作者居住在這裡,它對柴山充滿的是家鄉的愛,他覺得這個似魚肚而山形完美的柴山,緊鄰著都市,也緊鄰著愛河,那種山海依傍或者山海相連,都讓它有一種大氣。好像一頭鯨魚,永遠陪伴城市。踏著輕盈的腳步去尋訪柴山那美麗而崎嶇的珊瑚階梯,站在微風山頭,深吸一口氣,更可以感覺到一種再生的希望注入全身。柴山是一個好地方,也是我們身旁環境中的一分子,所以我們更要保護我們的高雄,讓下一代的子子孫孫也能夠在這座環保之山嗅到大海和綠葉的氣息。
從「散文高雄」裡頭可以看到洋溢著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與懷念,十一位作者把高雄的風采發揚的淋漓盡致,使看故事的我感覺置身在其中。當中,文中勾起我最熱愛的童年回憶--高雄的旅遊聖地--「旗津」,它是一個伴著大船呼鳴的小島嶼,我記得,當我是一個國小小學生時,老師們總要我們認識我們的出生地,最令我難忘的,就是我們的戶外教學--探訪旗津之旅。只要花十塊錢渡輪費「出海」,到了另一座小島嶼就可以品嘗到山珍海味,沿街的海鮮、燒烤、蝦餅特產迎面而來,三串燒烤只要一百元,非常符合庶民的消費能力。假日的旗津街頭,遊客川流不息,食物的撲鼻香混雜著海水淡淡的鹹味,刻畫出最樸實的南台灣味道。
這些文章,使我愛高雄更深,更愛我的家鄉,就因為我愛我的家鄉,我更要珍惜高雄的每寸土土,和我阿嬤一樣,用汗水擦亮這美麗而閃亮城市--「高雄」。
﹙三﹚議題討論:
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這不是人類慣例作風嗎?不該是這樣的,自然與人類共存,缺一不可,人類總驕傲的以為自己做了天下最偉大的事情,使山移土流、為山川河流製造另一種油污的美、把稀有的小鳥禽獸關在牢籠中為他們增添安全感,難道他們漸漸從咱們身邊消失,人類才會感到寂寞嗎?
高雄的愛河已從臭水溝變成充滿文藝氣息的城市光廊,顯然人類同情心生效,懂得珍惜身邊的花草數木並維護、愛護、疼惜我們的大自然吧!
|
幸福高雄
參賽主題:
|
高中職組--幸福高雄
|
作
者:
|
私立道明高級中學一年14班號陳里昂
|
指導老師:
|
高世錦
|
書
名:
|
最愛高雄 八年蛻變
|
作
者:
|
王時思
|
譯
者:
|
|
出版單位:
|
|
出版年月:
|
2006年11月
|
版
次:
|
初版
|
內容
|
(一)內容簡介:
書裡主要內容是在述說高雄這幾年的成長及改變,各個地標的改建及變化,從愛河到旗津,從文化中心到公園,都有蠻詳細的介紹。高雄的一些遊樂地點,都比以前更多樣外表也更吸引人,很多著名的觀光景點幾乎都出現在這裡面了,而交通建設則是越來越進步,近幾年開工的捷運,和路邊的自行車道,因應2009的高雄世運,街道上的路牌都配上了國際語言——英文。還有頗多的文化保留有關的一些一點,包刮電影圖書館、高雄文學館、舊火車站、歷史博物館……等,都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最後有高雄未來邁向國際,提昇城市競爭利的一些願景,和生態保育的實行方法,每一項都代表著高雄的努力和進步!
(二)我的心得:
高雄,打狗,一個我住了十六年的地方。
從小到大,其實對高雄沒有什麼深刻的感覺,但常常去外地時,總是感覺我對自己的家鄉高雄最熟悉,也覺得高雄最親切,最熱情。
高雄港、愛河、城市光廊、旗津、西子灣……都是高雄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幾乎是每個從不同城市來的遊客都會前往的地方,高雄雖小,但五臟俱全,雖然它屬於台灣第二大城市,但從古蹟名勝到時尚百貨,都不比其他縣市來的少。
高雄也是一個工業城市,每每到小港那帶,總是好多大卡車、貨櫃車、砂石車從旁呼嘯而過,而那附近的天空總是煙霧瀰漫,陰陰沉沉的感覺,但那邊總有好多好大塊的土地,還有一個小港國際機場,小時候爸爸常帶我跟弟弟去看飛機起降,那種飛機從天窗上飛過的感覺,伸手即觸的感覺,到現在依然在我心中留下深刻記憶。
高雄最後的一塊綠林心肺,就是著名的壽山,小時後爸爸曾帶我跟弟弟攻過頂,從壽山山頂俯瞰整個高雄市、高雄港,那種感覺,好像擁有了整個城市,每棟房子變的小小的,人看都看不到,一望無際的大海,我終於知道是什麼感覺。壽山的山腳有個最佳的觀海地點——西子灣。西子灣岸邊有好多好大的防波堤,國小的時候去還會看到好多貓在防波堤上跳來跳去,而且那裡的夕陽很美,是戀人約會的好地點吧!西子灣的上面,有個建築——打狗英國領事館,它優雅的容貌及歷史上不朽的價值,讓很多古蹟迷趨之若鶩。更由於它依山傍水,現在結合餐飲、旅遊變成高雄一個新的景點與地標,而更是約會、聊天、看風景的最佳選擇。南面,可以欣賞到旗後燈塔,西面,可以由更高的地方觀賞大船入港跟美麗的斜陽,也可鳥瞰中山大學,而東面,則可以鳥瞰整個高雄港。
隔著一個高雄港跟西子灣對望的是旗津,我想每個高雄人應該都搭過渡輪船去過或經過過港隧道去過旗津吧,旗津有很多賣番茄的攤子,都是以獨門醬汁吸引遊客,在走進去還會有很多海鮮餐廳,都是新鮮現撈的魚,那裡有一個海水浴場,很多人都會去那邊玩水玩沙,這些都是高雄市特色的縮影。
愛河,一條以愛為名的河。這大概是每個台灣人都知道的地方,但它以前可是個有人給你錢你也不願經過他旁邊的一條濁黑骯髒的河,如今,因政府的政策,政府的改善,現在左右兩旁不僅有露天咖啡和現場演奏,連河裡幾十年不出現的魚蝦也都跑了出來,更有帆船隊的學生會在河裡架著帆船,現在每逢元宵節,兩旁都有美麗的花燈讓大家欣賞,水舞秀、煙火秀大家也都爭相著看,連電視節目戲劇也會到此取景,愛河,是我們高雄的驕傲呢!
高雄有著棋盤式的道路,要在高雄迷路還真的很難呢,道路命名是一心、二聖、三多……到十全,東西向,貫穿很多高雄的許多主要幹道。
高雄這幾年來的進步,不只是美在外表,其實高雄整個慢慢在改變了,隨著二零零九世運的到來,高雄捷運不斷努力在開通,高雄巨蛋也慢慢成形,就連路上的計程車司機很多都會講英文了呢!
我發覺,我的故鄉,高雄,其實不全然是一個故鄉。
(三)問題討論:
高雄的外表已經具足,每個景點也都讓人賞心悅目,交通的便利及資訊的發達都不比其他先進國家差,但大家的文化水準是不是還要繼續努力呢?
|
學校名稱:私立道明中學
2008/03/23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02
科 別:
名 次:
作 者:施孟芸
參賽標題:孤女的願望
書籍ISBN:986737?
中文書名:孤女的願望
原文書名:孤女的願望
書籍作者:陳能明
出版單位:福地
出版年月:2005年1月1
版 次:初版
一●相關書訊:
誕生於台灣傳統與現代急遽變遷下的美雲,有著天賦異稟的智慧、有著令人無法望其項背的好成績,卻因家境貧苦又遭逢許多不幸,而被迫放棄書本當起歌仔戲的綁戲囡仔,也曾因思念家人和不堪繁重的工作而常流淚,但師娘的一句話「自己的地位,自己去爭取。」激起她不服輸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在跌倒中站起、一次又一次掉了淚再抹去,其不屈不撓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決心,使的她贏得所有戲班、和觀眾們的喝采,更憑著這堅韌的性格,戰勝了她人生中種種試煉,更為她多舛的一生寫下一頁又一頁激勵而感人肺腑的篇章。
二●內容摘錄:
「想到離開故鄉彼時,點點珠淚淚滴,媽媽交代的話語,不敢放袂記,雖然來到繁華都市,我也很掛意,希望你保重身體健康有元氣,耐心等候我回去的日子。一筆一筆寫著批字,心內來想起,媽媽給我的蘋果,滋味真正甜,那種迷人的香氣,猶原放袂俐,親像咱的母子親情難分難離,慈愛笑容常在夢中纏綿……」(pg.253)
三●我的觀點:
一直到讀完本書,我才深深了解一個人的成就,並不一定要以社會地位、經濟能力來判斷,其實最大的成就是在於對工作的執著、對工作的熱情和努力奉獻的態度,及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的堅持。
書中的主角——劉美雲女士,面臨一關又一關的人生考驗,總是咬緊牙關、不怨天不尤人,哪怕是挨鞭、被摑巴掌、乃至被冷嘲熱諷,她依舊屹立不搖的挺立著。在父親、外公相繼去世後,美雲家中頓失了經濟支柱,而她又因撿拾飛彈想拿去變賣錢而不小心摔斷了右手,屋漏偏逢連夜雨,逼迫的她只好放棄參加初中聯考的機會,而成了歌仔戲的綁戲囡仔。但因為她的資歷淺、年紀輕,常要扛下更雜的工作、嚐盡無數的苦頭,憑著一股不低頭的信念,贏得了台下觀眾和師父、師娘們如雷的掌聲。可惜此時的歌仔戲在現代化的轉型中逐漸凋零、逐漸沒落。輾轉下,美雲來到雜貨店打零工,卻又因老闆娘的逼婚再度飄泊,最後她遇到了恩師──鄭有賢,開始了歌唱的一生,也開始有了鮮明、璀璨的舞台。
或許美雲的社會地位並不崇高、經濟也不優渥,但在我眼中她卻是最有成就也最成功的人。看到她為了訓練劈腿而拆腿那種痛徹心扉的痛;看到她被指派繁雜工作不能休息的疲憊;看到她被囚禁在小房間中,不吃、不喝的煎熬……歷經這麼多的苦難,竟讓她越挫越勇、更不放棄。這讓我深深體悟到:其實在做每一件事時,最重要的是──態度,只要有心,鐵杵都可以磨成秀花針,在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相輔佐,相信有一天也會成為第二個美雲的。
此外,從本書中亦可以了解時代變遷、物品的衰退、引領潮流的風潮。書中的歌仔戲「新春閣」正面臨了此種傳統、現代的蛻變過程,然因守舊、保守,漸失吸引力而解散。「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一直是自然的法則,如何再讓失寵的歌仔戲找回一片天,實在是一大難題。隨著電視、電影的興起,願意坐在長椅上欣賞戲劇的人實則不多,既是如此,何不將歌仔戲也搬上大螢幕當成連續劇一集一集的來演呢?為了因應客源老化的現象,何不將現代舞蹈、音樂融入其中呢?如此更能吸引年輕人們的熱愛。另外,更可以多國語言發音再錄製成光碟,銷往全球,再現「歌仔戲」風華。注入新活力、新生命後,更能再度掀起風潮。
閱讀此書時,心情是沉重的、呼吸是急促的,活在這繁榮、不愁吃穿的時代裡,很難想像書中所描繪當年困苦生活的情境,除了惋惜、慨嘆外,更興起一股「惜福」之感。此外,隨著美雲的遭遇,內心更是隨之峰迴路轉、澎湃不已,尤其師母的那句話:「自己的地位,自己去爭取」,更將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
四●討論議題:
許多傳統民俗技藝,因為資訊化、現代化逐漸被摒棄,然而這些傳統並不全然是不合時宜的,他們傳承了老祖先們的智慧及經驗,有什麼法子能喚回人們對傳統技藝的熱情,及保存這綿延傳續的智慧?
學校名稱:私立道明中學
2008/02/22
年 級:二年級
班 級:16
科 別:
名 次:
作 者:蔡翊方
參賽標題:雨啊!你聽見非洲人民的乞求了嗎?
書籍ISBN:9866948226
中文書名:雨啊,請你到非洲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金惠子
出版單位:天下雜誌
出版年月:2006年9月27日
版 次:初版
一●相關書訊:
世界上60億的人口中,有十二億的非洲人一天生活費不到一美元,他們大部分是貧窮和戰爭下的犧牲品。在肯亞,掏沙金一天只能賺5~10先令,等於當地一杯水的價錢;在孟加拉,10個幼兒只能存活2個,所以到10歲才辦出生登記;過去二十年間,有100萬阿富汗人餓死了,每1分鐘有一人淪為難民;人類一年消費化妝品180億美元,飼養寵物花費170億美元,但只要一萬美元,就能給衣索比亞一個都市內的所有孩子打預防針……
二●內容摘錄:
一名記者在村子裡的角落發現了一個還有一絲氣息的小男孩。男孩渾身被蟲子咬傷,肚子因為營養不良而鼓鼓的,皮膚就像百歲老人一般蒼老。
正好,有一位記者身上帶了一顆蘋果,就把蘋果遞給男孩。男孩太虛弱了,連拿起水果的力氣都沒有。記者只好把水果分成兩塊,把半塊水果遞給男孩。
男孩拿著那半塊水果,用眼睛表達了謝意,就朝村裡走去。記者一行一路跟隨,但他並未察覺。記者這時發現,有個雙眼緊閉、看起來已氣絕身亡的小孩躺在地上。小孩是男孩的弟弟。男孩跪在弟弟身旁,咬一口手裡的水果,然後掰開弟弟的嘴,把絞碎的水果放進去;然後為了讓弟弟把水果吃下,就握著弟弟的下巴,幫弟弟張合嘴巴。(∼p.104)
三●我的觀點:
當人類在高級的餐廳裡享用豐盛的餐點,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們卻因為平窮而死亡。當人類讚嘆鑽石的華麗精緻,世界另一頭的人們卻為了非法的鑽石採集和巨大的利益而展開殘忍的圖殺。
當看見金惠子所描寫當他們在村落裡看見孩子連一顆蘋果都拿不動時,心中的吶喊是『天啊!這世界是怎麼了?』當國小的孩子拿著營養午餐所剩下的水果亂丟時,非洲的孩子們卻因為過於飢餓和瘦弱而拿不起一顆蘋果時,不禁在心中問,是因為我們的世界給了孩子過多無憂無慮的環境讓孩子們不懂珍惜嗎?
生活在先進國家裡,每天每天,孩子們不用擔心下一餐沒著落,不用擔心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更不用擔心父母不在身旁時如何生活。生活再著富庶國家中,雖然不是擁有很多,但,有著最起碼的尊嚴,最起碼的生活品質,和生存權。
記得李家同教授的故事裡曾說過,他的一個好朋友跑到了一個不用出生證明和死亡證明的國家。在很多國家哩,死了有法醫驗屍,然後開張死亡證明。在非洲,孩子只能默默的死在遍野裡,沒有任何的證明文件。
當美國和伊拉克爭奪資源時,無情的飛彈不長眼的掃射無辜的人們。當美國口口聲聲說著人權和自由,但,飛彈射下,這些全都是灰燼。所有的孩子都有權力活下去,都有權利享有生存所需的基本條件。不是嗎?當人類瘋狂的購物時,在地球的另一邊,每天都有三萬五千多名小孩餓死。不只是今天,昨天或是明天都是如此。
近一個世紀以來,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但是非洲的人們卻未曾因為經濟發展,而獲得最基本的生存權。反而因為人類的自私與貪婪,讓還沒了解世界美好、還未長大的小孩淪為砲灰和犧牲品。
當神創造世界時,為了造福人類,因而賜下鑽石,但這份賞賜卻在南非成了災禍,它變成內戰的主因。鑽石是世人的最愛,但這卻是非洲人的血和淚所組成的。叛亂軍為了購買火藥而以武裝的方式開採礦坑,在這礦坑裡有多少的人死在底下,有多少的孩子失去父母?又有多少的孩童被判亂軍抓走當童兵,殘害心智未開的孩童,教孩童把殺人當遊戲?
如果人類願意停下腳步,你將會發現,我們都同為動物中最聰明的人類,我們同種同族,只不過膚色有所不同吧了!我們為什麼要去區分黑人、白人或是黃種人呢?
當神創造這世界時,看見人類的自相殘殺,所以,神決定放棄愚蠢貪婪的人們!
在非洲的孩子也都有著和我們一樣的夢想和心跳甚至是呼吸,只不過他們的生存環境不允許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夢想、有歡樂,人類的自私自利,世人的愚昧無知,國家的貪婪,種族的歧視等等••••••請別讓和我們在非洲的孩子,成為統計數上的數字••••••。
四●討論議題:
當人類購買華麗的鑽石時,請再購買的當下想想非洲的人們用血和淚所換來的鑽石是否合乎人性。在享用美味佳餚時,請想起非洲的孩童正因貧窮和饑餓默默的等死。請別浪費世界上的資源。
學校名稱:私立道明中學
2008/02/17
年 級:二年級
班 級:17
科 別:
名 次:
作 者:王靖茹
參賽標題:跨校網讀
書籍ISBN:9571344877
中文書名:0•0001的機會:絕處逢生的抗癌奇蹟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吳林林
出版單位:時報
出版年月:2006年05月22日
版 次:初版
一●相關書訊:
《0
•0001的機會》所紀錄的是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林林女士及其長公子兩人親身的抗癌經驗,描寫近三年來吳林林如何面對自己與親密家人遭遇病痛及往生時,運用正面和樂觀的態度積極面對問題、有效加以解決;更已難捨但豁達的心境,來排解失去至親憂痛之心路歷程,和對生命的尊重。眼見近來社會上因憂懼病痛或面對束手無策之問題,而未能尊重生命,以致輕生事件頻傳,他發願以自身經歷的故事來激勵讀者。吳林林說:「成之者我幸,失之者我命,咬緊牙關,天下之大,總有容身之地、總有辦法的,請再試一次,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吧。」
二●內容摘錄:
朋友是人生的無形資產,有情的交流不但是快樂的泉源,也是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助力,應該要隨時珍惜。(p.133)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修課程、而不是選修課。家有重症病人當然很痛苦,可能需要向親朋好友傾訴,但一定要記得適可而止,不能把自己當成天下最命苦的人,別人都活該當自己的垃圾桶,把自己的痛苦通通倒給別人。(p.142)
三●我的觀點:
在本書中,我感受到一股逆轉生命的堅韌力量和好多的奇蹟出現,從吳林林女士得到大腸癌和父母相繼的過世到兒子的癌症,都散發出他對生命的偉大力量,演出了一齣不可能的任務4,她也不小看這所剩的渺小機會去尋找另一條生機!
一個平平凡凡過著安穩生活的人,突然有一天聽到自己得了癌症時,就像彗星撞地球一樣震撼,簡直無法接受,而心情也會跟著崩潰。作者在無意中去做健康查,醫生說她的身體有一塊腫瘤,可能是癌症,作者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還以為醫生在跟他開玩笑,而不去理會,後來隨著身體的不適才接受了醫生的安排來做再一次的確認,報告出來後,結果真的是惡性腫瘤,是大腸癌第二期,當她得之後,便馬上要動手術把腫塊取出來,手術成功後,作者慢慢的開始做復健,說到復健,這是一段讓人覺得很漫長的日子,做復健要有耐心、不能著急,因為沒有把復健做好,癌細胞可能會再一次的擴散或轉移,這樣病情可能會更加嚴重,就像作者的兒子一樣,明知自己得了肝癌,還繼續喝酒,開始自暴自棄。放棄了自己就等於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爸媽,因為「體之髮膚,受之父母」啊!所以不能隨便的來傷害自己的身體,作者的兒子從知得癌時,酒就喝的很凶,想說可以留下美好的最後一刻,這種消極的態度會被人家討厭、看不起的。
作者的兒子叫小明,小明德的是肝癌末期,比媽媽還嚴重,小明已經是三十幾歲的人了,還要耍小孩子脾氣,不聽媽媽的勸告,因為小明動完手術又開始喝酒,所以病情又復發,好幾度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到時害到的還不是自己嗎?何必這樣呢?一旦得了重病或動手術,往後的作息,飲食都要更加小心,在我的心中,我覺得會得到大腸癌的人,一定很幸福、吃太好,餐餐都大魚大肉的嚥下肚,又加上作息不正常,讓胃來不及消化才會得到大腸癌,然後當年紀大時就會得到。雖然說老年人得到的機率比較高,但誰說年輕人就不會呢?這種東西是無時無刻、默默的跟在我們身旁,等到它逮到機會時,就會好好展現他的才能,讓你措手不及的來抵抗它,現在這個社會,大家都很忙碌,都把工作、金錢擺第一,身體健康擺最後。
這世間上,事事難預料,有些事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到的,我覺得吳林林她好堅強喔,就像打不死、擊不敗的女超人一樣,但人家說的沒錯,天無絕人之路,凡是遇到困難,要勇敢的面對,不要逃避現實,面向陽光,陰影就會在你背後,絕不能輕易的放棄。作者遇到這一連串的事情,還真是雪上加霜呀!不過她有自己獨特的毅力把壞蛋都趕走,這不屈不撓得精神是很少人會有的,就算有,也不見的持久。看到作者從癌症中過來,又教大家如何預防大腸癌和治療,真的很讓人感動。
四●討論議題:
在這世界上會有很多人看不起這渺小的機率,假如你有0•0001的機會來讓自己來做出一見事,你會選擇放棄還是願意試試看呢?
學校名稱:私立道明中學
2007/11/17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5
科 別:
名 次: 第一名
作 者:謝乙純
參賽標題:B棟11樓
書籍ISBN:9861240551
中文書名:B棟11樓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藤井樹
出版單位:商周
出版年月:2003年11月28日
版 次:一版73刷
一●相關書訊:
創作以來,藤井樹最用心創作的作品!他說:
在動筆寫「B棟11樓」之前,我做了很多功課,比起之前所有的作品,「B棟11樓」可以說是工程浩大。
因為裡面牽涉了許多我從未接觸的事情,憑空想像對一部作品來說是大不敬。所以我到處請教,能問就問,有課就上,沒課就買書,許多沒去過的地方,也都必須實地去走過一次。
當然,我的功課還沒做完,因為我不知道在創作的過程中,我還需要什麼樣的資料,我只能把握手中現有的,然後在創作的過程當中,盡全力去挖掘。
很多朋友知道我在寫「B棟11樓」時都笑說「光聽你說主要的故事結構,我大概就可以猜測這棟建築物的雄偉,光是地基就得耗費一番功夫吧。」
聽完,我總是笑一笑,同時感謝他們給我的支持。
「B棟11樓」必須是一部不同以往的作品,我給自己這樣的期望。
故事描述四個同住在一起的大學男生,在大學即將畢業之際,所面臨的關於人生、愛情等等的各種體驗,描繪在人生的轉折點上,關於夢想、未來、與愛情的追求。
藤井樹維持善於描述感覺的優異水準,在愛情之外,更添加了關於成長過程中的人生體驗,在他最勾人的文字中,尋回對生命的感動。
二●內容摘錄:
P.16﹕生命中,每一個曾經出現的人對我們來說都意義深遠,只是怕你沒發現。
P.28﹕人生與幸福的定義,不可能是狹窄,也不可能是複雜的,當下感覺到的生命意義,只有你才能體會它對生命的重要性。
P.42:付出的時候不需要想著收穫,因為在收穫的同時,會有更大的感動。
P.140:你所站之地,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P.233:夢想有時候其實很簡單,也其實並不遙遠,它之所以難以追求與達成,是因為它由不得你。
P.253:很多事,重點不是事情本身,而是陪伴你完成的人。
三●我的觀點:
我覺得,雖然說本故事是一篇很難說明道理的愛情小說,但是事實上,它在故事中都說了許許多多引申自人生與夢想的道理,像是第十六頁裡的那句話,意思很簡單,只是告訴我們要好好把握經過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要以為他們只是生命中的一個小小小過客,有時候一個小過客也會變成生命中的貴人。故事中的三個男孩,每個都擁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及體驗,每個處理方式都不一樣,小說中的男主角-林子學,是一個細心而溫柔的男孩,有個完整的家庭,和他對面鄰居-三個同大學的女孩在某種緣分下認識了對方,也為子學帶來了一道又一道的問題,在經過子學的左思右想,仔細的相互比較下,最後還是選擇了那個他一開始就選擇的女生。
我之所以會選擇此小說來作為這次投稿的原因,是因為對於藤井樹的小說我有一種無可抗拒的喜愛感,他的小說在內容、情節、人物的心情,都有細膩且生動的敘述,在內容方面,我喜歡阿居看待事物的清淡感,也喜歡關於他們在心情表達時那種矛盾感。
關於第兩百三十三頁裡那句:夢想有時候其實很簡單,也其實並不遙遠,他之所以難以追求與達成,是因為它由不得你。我對它發表的意見是-每個人對於追求理想與達成理想,都有屬於自己一套的看法,我覺得我也有我的夢想只因我生存於這個世界上,應當是每個人都有夢想,我在B棟11樓看見了四位男孩對他們夢想的看待方式與實踐與否,只是深深的覺得希望他們能完成,我也十分欽配子學的好友-因為雖然他的雙親都離開了他,但是他還是靠自己活了下來,他還是把自己整頓好再出發了,如果是我大概無法做到那樣吧。其實我並不覺得夢想十分遙遠,因為我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更接近我的夢想,而且我覺得實踐夢想需要的是一個永恆的目標與無限的毅力,我的夢想即是環遊世界一圈,雖然是個十分平凡的夢想,但我希望夢想不只是在夢中想像而已,而是能真正去實踐的目標,所以現在我正在努力的學習很多事物,只為了所謂實踐夢想。
因為我希望,所以我有一個推著自己的動力,推著自己向著目標前進的動力。而且我在B棟11樓中讀到了許多道理,讀到了關於愛情、人生、幸福及夢想方面的大大大道理。
最後,我在這裡要繼續談我最後一個深刻的畫面,那就是在最後的時候:子學發現原來他喜歡的女孩在他高中時期還未認識她之前就在夢中見過她了,我覺得藤井樹一定有什麼要告訴我們,就像是告訴我們,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的緣分吧,子學和那位女孩就像是被一條線牽著一樣,就算有了別人來打擾,最後還是和彼此相互喜歡著。
在此,我真的希望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時的娛樂,而真的有給我們一些生活上及生命中的啟示。
四●討論議題:
對於學生之間所存有的愛情到底要如何看待呢?
學校名稱:私立道明中學 2007/09/25
年 級:一年級
班 級:一A
科 別:
名 次: 第三名
作 者:王品逸
參賽標題:奇幻版「無間道」--我讀《夜巡者》
書籍ISBN:9861331719
中文書名:夜巡者
原文書名:Night
Watch
書籍作者:盧基揚年科
出版單位:圓神
出版年月:2006年11月24日
版 次:初版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盧基揚年科是俄國當代最重要且最受歡迎的科幻奇幻小說家之一,其作品不難看出東正教標榜的理想思維,情節中充滿了希臘哲學辯證的趣味精采。在「巡者系列」四部曲中,《夜巡者》就是其中的第一部。是以俄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一個黑暗與光明既對立又共存的世界,日、夜巡隊彼此牽制,維持某種程度的均勢及和平,直到二十世紀末善惡對決又即將展開。作者以魔幻科技手法探討主題,建構出一個複雜而完整的奇幻世界,重新定義了善良與邪惡,將看似老生常談且嚴肅的思想帶入懸疑刺激的劇情中。《夜巡者》不僅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小說,內容充滿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場景和神奇創新的的細節,還有無限思索的哲理深度,讓我們思考:善有時披著惡的外衣行善,惡有時披著善的外衣作惡。善與惡的界線是否真能分辨?
二●內容摘錄:
善與惡的區別是取決於對待人類的態度,假如你選的是光明,那麼你就不能為自身利益而使用超能力。但假如你選的是黑暗,那麼為自身利益而使用超能力就是稀鬆平常之事。不過就算是黑暗巫師,他也可能會幫忙治病或協尋失蹤人口,同樣的,光明巫師也可能拒絕幫助人類。(p.127~128)
三●我的觀點:
有別於童話小說的完美大結局,或卡通漫畫的邪不勝正,此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也是最接近社會現實的一面就是:正義可能勝過邪惡,邪惡也有可能勝過正義,且結果不一定是一面倒,雙方各有輸贏,只是誰輸得少而誰贏得多。像南韓的人質事件,南韓政府以減少軍備換取人質性命,在軍事上可能是輸給了恐怖組織,但以人命關天的角度來看,南韓卻是贏家啊!又美國以「世界警察」的形象,標榜著正義旗幟出兵攻打伊拉克,也許戰爭和利益上是贏了,但美國卻徹底輸掉許多美好的家庭、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我覺得誰贏誰輸並沒有如此單純就可了解。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善惡有如天平的兩端,必須維持平衡狀態,因此若以這個角度來衡量日常生活,想必我們四處充滿著小惡,來與小善取得平衡,所以人性中的善惡幾乎是無法根除的,善惡就有了無可避免的對立,和永恆的共存。就像平常我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有時腦裡卻偶爾浮現一些壞念頭,心中的恐懼及罪惡感常促使我去否認它的存在,但仔細從這個角度思考,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重要的是找出善惡的平衡點。
另外,書裡有段話說:「人們的面前沒有選擇的問題:既可為善亦可為惡,一切都取決於一瞬之間,取決於他們周遭的人事物……這就是為什麼人那麼容易受制於旁人,甚至連最邪惡的壞蛋都能夠轉向光明,而最善良的人也將之推向黑暗。」我覺得這句話說得真不錯,所以俗話才會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無論是誰,自己的判斷便可決定為善或為惡,不必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更不須畫地自限,固執地認定自己是善是惡。
書中還有一個觀點很讓人深思:「就像從燈泡取得溫暖一樣。燈泡的首要目的是照亮,而不是給人取暖用。我們該做的是改變人類世界,而不是消除黑暗界帶來的微小缺口。」所以我們若要使未來成為一個美麗新世界,還是需要真正的、根本上的變革,從本性上驅使人類走向由愛、善良和正義所掌握的世界。目前的刑法已經漸漸地改善,不再強調刑罰而越來越偏重於再教育,我認為這是個好的趨勢,如果能讓犯人改過自新,當他出獄後也比較不會對社會造成潛在的危險,相反的,如果只是暫時限制犯人的自由,當他出獄後會如何作為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反省,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驟下判斷的,第一眼所看到的通常只是它的表面,我認為此書提到的善惡價值觀會讓我學習探討事情的真相。真相應該是事情的動機或原因,而非它的行為或過程。例如一位竊盜犯,他可能是個因吸毒而缺錢的小混混,只為了滿足自己;也許他是個現代版的羅賓漢,對社會貧富差距感到憐憫,政府卻又無所作為。又好比一位捐出善款的企業家,他可能只是想少繳一點稅;也許是真的出自善心……。雖然真相有時和現實一樣殘酷,但我覺得它有助於我們裁斷是非善惡。
四●討論議題:
1. 人類社會越走向文明,所產生的對立與衝突就越來越多。對立常以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像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即為伊斯蘭教和羅馬天主教之間的宗教對立;還有近代美國和蘇聯之間資本、共產主義的對立;甚至就發生在我們身邊,藍綠的撕裂對抗……。且讓我們重新思考「對立」究竟有何種涵義與目的?
2. 小說中討論的善惡二元對立而共存的觀點,讓人們不禁重新審視所謂「善與惡」的價值判斷。讓我們仔細想想:行善者是否出自善心?作惡者是否心存邪念?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